首頁 > 種植技術 > 雞骨草的功效與作用|雞骨草種植管理和采收
2018
12-31

雞骨草的功效與作用|雞骨草種植管理和采收

雞骨草,別名黃食草,系蝶形花科細葉披散灌木形植物。以全草入藥,味甘苦、性涼,具有清熱利濕、舒肝止痛,活血等功效。雞骨草原生于干旱的荒野,由于近年來大量采挖,野生資源面臨絕跡。以雞骨草為主制成的雞骨草丸是國家外貿出口創匯產品,國內外需求量大,產品供不應求。種植雞骨草當年每畝可收干草750~900公斤,是農民致富的門路之一。幫農網現將雞骨草栽培技術介紹如下:

一、選地。雞骨草對土地和氣候條件要求不很嚴格,耐瘠耐旱,喜歡生長在陽光充足,較為干旱的荒野。無論紅土、黃土、土坡地、田邊地角、屋前屋后、酸性、中性或帶堿性的土地均能生長良好,但選擇較肥沃的土地種植產量較高,低洼積水對它生長不利。

雞骨草種植技術

二、育苗。每年2~4月為育苗期。雞骨草可用種子直接繁殖,也可育苗移栽種植。種子表面具有蠟質,較硬,播種前要適當曬種,用細砂或砂紙磨破種皮,用溫水浸泡3天,待種子膨脹后撈起即可播種。苗地整細起畦,可撒播,也可條播,播后用細塘泥或干細牛糞蓋種,并淋水以保持土壤濕潤。出苗后到移栽前施放稀糞水2次。苗高10厘米即可移栽。

三、移植。以每年3~5月為移植期。移植前應把地整好,每畝用干糞、水糞作為基肥,按行、株距40×30厘米定植,畝5000株左右。如遇晴天要淋定根水,促進生新根。也可把膨脹后的種子象花生一樣直接播種。

四、管理。雞骨草定植成活20天后進行除草和護理,每畝施水糞8擔。主莖長出20厘米時應摘去,留近根部5厘米,使其多長枝葉,促進株粗葉厚多結籽,以提高產量。摘枝后應進行第二次施肥,每畝用農家肥12擔拌10公斤復合肥或30公斤磷肥,漚制7天后追施,并培簿土蓋肥。第三次施用復合肥每畝10公斤。這樣使種子更飽滿和延長生長期。

雞骨草

五、留種。雞骨草8月份開紫色小花,莢果有6~8顆種子,每株結籽50粒以上,成熟的莢果呈棕褐色。因莢果易爆裂,故要在上午采摘,放曬場干后用小木棒輕打,使籽粒脫落,用潔凈的布袋裝好貯藏,待來年播種用。

六、采收。雞骨草以全草入藥,10~11月份即可采挖。如能留第二年采收產量更高。收時用鋤頭挖土,將全株拔出,抖干凈泥土,將全株扎成把,繞成“8”字形,除去雜質,陰曬3~5天干后即可運往藥材收購站出售。

  
  

    既然來了,就留下您的腳印吧!

    你的email不會被公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