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公英又叫黃花地丁、婆婆丁以及華花郎等,屬于菊科蒲公英屬多年生草本植物,頭狀花序并在種子上長有白色冠毛性絨球。蒲公英花開放后會隨風飄落到其它地方孕育新的植株。比較常見的蒲公英品種包括堿地蒲公英、東北蒲公英和異苞蒲公英等。在此,幫農網小編就給分享一下蒲公英圖片大全大圖,同時對各種類的蒲公英加以簡單介紹。
一、形態特征
蒲公英根圓錐狀,表面棕褐色,皺縮,葉邊緣有時具波狀齒或羽狀深裂,基部漸狹成葉柄,葉柄及主脈常帶紅紫色,花葶上部紫紅色,密被蛛絲狀白色長柔毛,頭狀花序,總苞鐘狀,瘦果暗褐色,長冠毛白色,花果期4-10月。廣泛分布于東北、華北、華東、華中、西南及陜西、甘肅、青海等地,廣泛生于中、低海拔地區,常見于山坡草地、路邊、田野和河灘。
二、堿地蒲公英
堿地蒲公英又叫華蒲公英,根頸部有褐色殘存葉基,葉倒卵狀披針形或狹披針形,舌狀花黃色,稀白色,花果期6~8月。分布在蒙古、俄羅斯以及中國大陸的四川、青海、陜西、河北、內蒙古、云南、山西、河南、吉林、遼寧、甘肅、黑龍江等地,生長于海拔300米至2900米的地區,一般生長在稍潮濕的鹽堿地、原野及礫石中,目前尚未由人工引種栽培。
三、厚葉蒲公英
厚葉蒲公英也叫窄苞蒲公英,系菊科蒲公英屬多年生草本植物,根頸部密被黑褐色殘存葉基,葉基腋內有少量的暗棕色細毛,分布在哈薩克斯坦、歐洲、伊朗、蒙古以及中國大陸的新疆等地,生長于海拔420米至1430米的地區,常生長在鹽堿地、農田水旁、河漫灘草甸或路邊,目前尚未由人工引種栽培。
四、東北蒲公英
東北蒲公英為菊科蒲公英屬多年生草本植物,葉倒披針形,兩面疏生柔毛,花葶多數,頭狀花序,下有疏絨毛,舌狀花,黃色。產黑龍江、吉林、遼寧,生于低海拔地區山野或山坡路旁,朝鮮、俄羅斯遠東地區也有分布。
五、異苞蒲公英
異苞蒲公英是中國的特有植物,生態適應性較強,可在較濕潤的環境及稍鹽堿化的土壤上生長,一般生于濕潤草地原野,路旁或林緣附近。分布于中國大陸的吉林、遼寧、黑龍江等地,生長于海拔150米至900米的地區,多生于路旁或濕地,目前尚未由人工引種栽培。
六、亞洲蒲公英
亞洲蒲公英為菊科蒲公英屬多年生草本植物,根頸部有暗褐色殘存葉基,葉線形或狹披針形,舌狀花黃色,稀白色,邊緣花舌片背面有暗紫色條紋,柱頭淡黃色或暗綠色,花果期4-9月。產黑龍江、吉林、遼寧、內蒙古、河北、山西、陜西、甘肅、青海、湖北、四川等省區,生于草甸、河灘或林地邊緣,俄羅斯、蒙古也有分布。
七、紅角蒲公英
紅角蒲公英的根頸部被褐色殘存葉基,葉基腋部有稀疏的細毛,舌狀花上部白色,下部黃色,。分布在巴基斯坦、俄羅斯、伊朗、哈薩克斯坦、阿富汗以及中國大陸的新疆等地,生長于海拔3000米的地區,一般生于河谷草甸或洼地處,目前尚未由人工引種栽培。
八、白花蒲公英
白花蒲公英根頸部被大量黑褐色殘存葉基葉線狀披針形,舌狀花通常白色,花果期6~8月。產甘肅西部(阿克塞)、青海、新疆、西藏等省區,生于海拔2500-6000米,山坡濕潤草地、溝谷、河灘草地以及沼澤草甸處,印度西北部、伊朗、巴基斯坦、俄羅斯等國也有分布。
九、深裂蒲公英
深裂蒲公英的根頸部被少量暗褐色殘存葉基,葉基腋內有少量褐色彎曲柔毛,葉長圓形或長圓狀線形,舌狀花黃色,花冠無毛,花果期6~8月。分布于哈薩克斯坦、俄羅斯以及中國大陸的新疆等地,生長于海拔3100米至3800米的地區,多生長在河谷草甸和低山草原。
十、小花蒲公英
小花蒲公英葉倒披針形,全緣或大頭羽狀半裂至深裂,舌狀花黃色,邊緣花舌片背面有紫色條紋,花柱和柱頭黃色,瘦果淡橘黃至棕色。產山西(五臺山)、青海、四川西部、云南西北部及西藏,生于海拔1500-4500米沼澤地、河灘草甸以及山坡草地,不丹、印度西北部及巴基斯坦北部也有分布。
(文章配圖來自網絡)
既然來了,就留下您的腳印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