針對大田早辣椒的豐產栽培技術操作,可以遵循以下步驟:
一、種植前準備
地塊選擇:選擇排水良好、排灌方便的地塊進行種植,并確保該地塊未種植過茄子、番茄、馬鈴薯、煙草等同科作物,以避免連作障礙。
整地做畦:在定植前進行整地,做畦。畦寬通常為1.3~1.7米,并栽植2~3行。同時,每畝施腐熟廄肥50~80擔、草木灰25公斤、過磷酸鈣15公斤作為基肥。
種子處理:選擇早熟、豐產、優質、抗病的辣椒種子。播種前,對種子進行消毒處理,可采用0.3%高錳酸鉀溶液浸泡10分鐘或10%磷酸三鈉溶液浸泡20分鐘,然后撈出用清水洗凈,再用54℃左右的溫水浸泡8小時,撈出放在潔凈的濕毛巾上包好,在25~30℃的溫度下催芽。
二、播種育苗
苗床準備:選擇背北向南、高燥爽水、水源方便且未栽種過茄科作物的地塊作為苗床。苗床應在伏天深挖烤土,并覆蓋一層人畜糞便曬干后蓋上遮蓋物以防肥份流失。
播種:在適宜的時間(如早春)進行播種。播種前確保床土充分澆濕并整細整平。苗床寬1.5~1.7米為宜,播種量每畝地75~120克。播種后用拌有老糠灰或煤灰的細土蓋種2厘米,澆水后蓋上地膜,并用竹片搭成小拱架覆蓋薄膜進行保溫保濕。
苗床管理:播種后到出苗前一般不需管理,發現開始出苗,要立即揭除地膜以防形成高腳苗。出苗后,在晴天上午揭開薄膜通風,下午再蓋上。澆水時注意時間和天氣情況,避免在陰雨天或冰凍天澆水。
三、定植
定植時間:當土壤溫度在15度以上時,選擇晴天的下午進行定植。
定植密度:根據品種特性確定定植密度。早熟品種行距40~50厘米,株距26~33厘米,每穴1~2株;晚熟品種行距66~73厘米,株距50~60厘米,每穴1株。
四、田間管理
中耕除草:定植成活后及時淺中耕一次,植株封行以前再中耕一次,結合除草和培土進行。
肥水管理:定植后在晴天追施提苗肥,用量不宜過多或過濃。當第一、二層著果后,追施較多肥料以促進果實長大。果實開始采摘后,要求土壤有充分肥水以滿足植株生長所需。澆水應采取慢灌勤灌的方式。
溫度管理:辣椒生長過程中要注意溫度管理,特別是開花結果初期白天溫度控制在20~25℃,夜間為15~20℃。結果期土壤溫度過高不利于根系生長,且容易誘發毒素病、日燒病等病害。
五、病蟲害防治
物理防治:采用病蟲隔離、誘殺等方法進行物理防治。
生物防治:利用天敵來進行害蟲防治。
化學防治:針對不同蟲害施以相應藥劑進行防治,但應注意用藥量和用藥時間以避免藥害和對環境的影響。
六、適時采收
辣椒采收要把握好時間,應選擇果實長熟、果皮濃綠有光澤時采收。一般在花謝后25天左右采收,以免因采收較晚果實發生腐爛變質。
通過以上步驟的精心管理,可以實現大田早辣椒的豐產栽培。
既然來了,就留下您的腳印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