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農(nóng)副產(chǎn)品 > 薄荷及麻黃的采集、加工和炮制
2019
03-22

薄荷及麻黃的采集、加工和炮制

一、薄荷,唇形科多年生草本。莖葉入藥,有發(fā)汗、散風熱和止癢等功效。適用于感冒發(fā)熱、頭痛、咽喉腫痛、風火失眠、風疹等癥,是常用中藥之一。薄荷又可加工成薄荷油和薄荷腦,廣泛用于醫(yī)藥和日用食品工業(yè)。

薄荷及麻黃的采集、加工和炮制

(1)采集加工

一般每年收割兩次,采收期頭次不應晚于大暑,二次在寒露至霜降,把全草收割下來,立即攤開陰干,如無條件,可攤開曝曬3小時左右,翻曬到7~8成干時扎成小束,陰干或繼續(xù)曬干。曬時宜將薄荷展成扇形,便于干燥,注意防潮,防霉變,以陰干的品質(zhì)為佳。

(2)炮制方法

將原藥除去雜質(zhì),切成1.5~2厘米長的小段即可入藥。

二、麻黃為麻黃科植物,以草莖入藥,有發(fā)汗、散寒、平喘、利水等功效。

薄荷及麻黃的采集、加工和炮制

(1)采集加工

8~10月間收割綠色細枝,或連根拔起,除去泥沙,放通風處陰干。本品以色淡綠或黃綠、內(nèi)心紅棕,手拉不脫節(jié),味苦澀者為優(yōu)。色變枯黃脫節(jié)者不宜藥用。

(2)炮制加工

將原藥去根、節(jié),切成2~3厘米,稱為“麻黃段”。取生甘草片1.1公斤與適量水入鍋煮5分鐘后停火,加入麻黃段10公斤,迅速攪拌浸泡1分鐘,取出揀去甘草,曬干即為泡麻黃。

麻黃的炮制:取2公斤煉蜜,文火煮沸后,加入10公斤泡麻黃,拌炒至蜜干,不粘手為度,取出晾涼即成。

  
  

    既然來了,就留下您的腳印吧!

    你的email不會被公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