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種植技術 > 種植經驗——油菜苗期的管理措施
2020
01-01

種植經驗——油菜苗期的管理措施

油菜苗期常見的幼苗有四種類型,即壯苗、旺苗、瘦苗和僵苗。這四類油菜苗的主要長相有著明顯的差異。在此,幫農網小編就將其識別方法介紹如下,以便進行田間診斷,及時采取措施,達到控旺促弱保壯苗的目的。

種植經驗——油菜苗期的管理措施

壯苗的總葉數和綠葉數均多,葉片大小適中,葉柄與葉長的比例小于0.5,莖短且根頸粗壯;旺苗葉數雖然較多,但葉柄過長,葉柄長和葉長比大于0.5,根頸較粗但腳高頸長,縮莖抽長達6.5厘米;瘦苗葉數少,葉片細長,葉柄長和葉長比大于0.5,縮莖開始抽長,根莖瘦小;僵苗葉數少,葉片小而短,縮莖短,根莖細,生長停滯,葉色由綠轉紅。

苗期診斷要分四次進行,以便隨時采取促控措施,使之向壯苗轉化。

第一次在出真葉時,結合及時間苗,使幼苗勻齊,促根頸短壯,每間一次苗,隨即澆一次肥水,促進幼苗生長。

種植經驗——油菜苗期的管理措施

第二次在3葉期,這時要重肥足水,以達到“兩短一綠”,即葉柄短、根頸短、葉片綠的長相。同時要因苗噴施多效唑。其濃度為100一200ppm,旺苗宜高,瘦苗宜低,僵苗不用,對壯苗則因土壤肥力而定。每畝苗床噴灑多效唑溶液50公斤。

第三次在5葉期,5葉期后是油菜轉向旺盛生長的階段,要求子葉落黃,葉片大小整齊,葉色略見淡綠,根頸增粗。這時的田間管理的策略應為:促僵苗、養瘦苗、控旺苗、煉壯苗。如果苗勢正常或偏旺,應停止澆水施肥,進行控苗和煉苗,否則容易形成高腳苗。幫農網小編提示對于瘦苗還須適量補施速效氮肥,養苗促長。對于僵苗則應對癥施治,加強管理,恢復和促進生長。

種植經驗——油菜苗期的管理措施

第四次在移栽前7天左右,苗勢達到壯苗標準時,適量追施一次氮肥作為起身肥,以提高苗株體內含氮水平,增強發根能力,有利于促進移栽后的活棵返青。一般畝追尿素4一5公斤。同時,要注意協調苗齡與苗勢的關系,并根據苗勢采取措施,防止壯苗轉化為高腳苗。

  
  

 有 2 條評論

  1. 達荷美 說:
    為獲得較高產量,可適當密植,每畝可種植2.5萬~3萬株。
  2. xilihuala 說:
    技術是支撐產業項目發展和成功的基礎,不論搞種植或養殖都要先掌握技術,然后就是市場。
  3. 既然來了,就留下您的腳印吧!

    你的email不會被公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