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少年來,用木屑栽培食用菌,都是選用闊葉樹木屑,而針葉樹(如松樹、杉樹等)不能使用,即使有少許混雜在闊葉樹木屑中也不行,因為菌絲在其培養料上不萌發生長。因而使大量的針葉樹木屑被遺棄或燒毀。
這里,幫農網根據有關資料介紹,有人對針葉樹木屑進行了各種成份的分析和試驗,發現針葉樹木屑中主要是烯萜類物質,會危害食用菌和其它真菌生長。烯萜類物質對這些真菌來說,是一種毒素。怎樣才能脫去這些毒素呢?
根據烯萜類物質的化學和物理性質及真菌的生長條件,經過反復試驗,研究出了利用誘導育種法培育母種,按照常規方法接原種和栽培種的技術。即用氧化松針馬鈴薯培養基培育母種,待該母種菌絲長滿后,再接于以針葉樹木屑為主的熟料或發酵料上。這種方法既簡便又易行,廣大菇農都能應用。同時,還培育出了能在針葉樹木屑中正常生長的近十種平菇,經栽培對比試驗,產量均高于以各種秸稈為原料的栽培料。
我國森林中,針葉樹在整個林木中占一定比例,各地木材加工廠加工的木材,有很多是針葉樹,但也有不少是闊葉樹木材,兩者的木屑往往混在一起,很難分出純木屑來。幫農網小編認為如果利用上述技術栽培食用菌,就有以下好處:
第一,可解決原料不足的困難。一個中型木材加工廠的全部木屑,可供十戶左右菇農的生產原料。一般的中小城鎮(市),都擁有幾家或十幾家木材加工廠,基本可滿足當地生產食用菌所需原料。
第二,可降低成本。用各種秸稈和棉籽殼栽培食用菌,價格比使用木屑高,有些非棉區還得從外地購進棉籽殼,加上運費,成本就會增高。而利用當地木屑,價格就會大大降低。
第三,可變廢為寶。菌渣是育肥牛、羊、豬等牲畜的良好飼料。因此,利用木屑栽培食用菌,用菌渣配制各種配合飼料,再利用牲畜糞便肥田。這樣,不僅為食用菌和飼料提供了部分原料,也形成了農副業生產的良性循環。
關于針葉樹木屑栽培食用菌技術的內容就講到這里,歡迎閱讀幫農網其他農業內容,歡迎投稿。
既然來了,就留下您的腳印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