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實用技術 > 生鵝剝皮步驟|剝鵝皮的方法
2019
12-31

生鵝剝皮步驟|剝鵝皮的方法

用生鵝皮制成的鵝裘皮,是服裝工業的優良原料。具有皮板結實柔軟、毛絨潔白如雪、穿著美觀大方、防寒保暖性能好等特點,深愛消費者的歡迎。幫農網小編提醒剝取生鵝皮,最適宜的季節是冬季。每年從立冬后到立春的這段時間,為殺鵝剝皮的旺季。

一、選鵝

剝取生鵝皮的鵝,應選擇毛絨生長致密、體型大、營養好、色澤純白、飼養2年以上的成年鵝,體重應達到5公斤左右。鵝全身的毛絨要豐富,有光澤,且已長齊,分布均勻,絨絲和絨朵的分布也較均勻、結實,無禿斑。在通常的情況下,北方寒冷地區生長的鵝,比南方溫熱地區生產的鵝毛絨要厚密些,質量較優。

生鵝剝皮步驟|剝鵝皮的方法

二、拔毛

拔除鵝身上的毛片的方法有兩種:一種是在宰殺前拔除毛片:在宰殺活鵝前,給每只鵝先灌2.5克白酒,等鵝醉后,將其倒掛,拔取毛片;二是將鵝宰殺后,趁熱將其毛片拔下來。拔取毛片的順序是:先拔翼部、尾部的大毛,再拔頸部、胸部和腹部的大毛,最后拔腿部的大毛。

三、剝皮

將宰殺拔毛后的鵝頭朝上掛起,用刀從頭部肉瘤與毛皮的分界線處轉圈切開;然后從頭頂上開始,沿著頸部、背部中心線直至尾尖,用刀切開一道線;再由后向前、由上往下地剝皮,逐步擴大剝皮面。剝皮的動作要輕、要快,皮上不能帶殘油和出現洞口,保持皮形完整,成片狀。剝皮的順序是先剝頭頸、背部,然后是腋下和尾部;待剝至膀根、腿根時,要從翅膀后側及大腿后側與體呈直角切開四梢;剝至肘上和飛節時,要用刀切一圓圈,將四肢上的毛皮剝下。留下小腿及翹肢梢。對剝取的皮張,要盡量使可利用的面積大一些。一張生鵝皮板的長度以達到80厘米、皮板前身寬在40厘米以上,后身寬在50厘米以上為好。

四、刮肉

生鵝皮剝下來之后,要立即割去粘在里面的肉和剔脂刮油。既可以用手工操作,也可使用刮油機。在刮除粘在里面的肉和油脂時,要從尾向頭刮,用力要均勻,邊刮邊用毛巾、鋸末等揉搓干凈,使皮板上不留下油污。

五、干燥

對刮肉去油后的生鵝皮,如不馬上浸泡鞣制,應用鹽干法或自然陰干法進行干燥。幫農網小編提示鹽干法分為撒鹽法和鹽浸法兩種。撒鹽法即在鵝皮板上撒細鹽末,每張全皮按照重量的20-30%用鹽。撒鹽后,將皮板與皮板相結合,堆置兩周后,抖去鹽末,再張開晾干。鹽浸法是以25%的濃鹽水,將生皮浸泡24小時后撈出,再按鹽撒法將生皮堆置,經5天后,亦張開晾干。

生鵝剝皮步驟|剝鵝皮的方法

六、張皮

將用鹽干法或自然陰干法干燥處理的生鵝皮掛在平板上,將皮拉緊,用元釘固定,使毛面貼板,皮板朝外。用小元釘沿皮的邊緣釘牢。由于生鵝皮的脂肪溶點很低,一般在日光照射下,溫度達到20-30℃時,即可溶化。所以,張開的生鵝皮,宜掛在陰暗處晾干,其溫度在10-20℃之間、相對濕度60-70%之間為宜,切不可放在日光下曬干。陰干后的皮張,水份應在10-20%。

七、貯存

對已晾干的全鵝皮,若不立即出售,應放在通風陰暗處貯存。要分類堆放,每堆不超過25張。堆平后,撒布防蟲藥劑,以防蟲蛀,并經常進行檢查,避免發生腐敗和遭受鼠害等,確保貯存安全。

  
  

 有 2 條評論

  1. xiwang 說:
    介紹的很詳細,非常實用的技術,希望多多推出這方面的文章和資料。
  2. xilihuala 說:
    養鵝這幾年效益還是不錯的,和上升的市場行情有關,各地紛紛掀起肉鵝、商品鵝養殖熱潮,還有一些人躍躍欲試。
  3. 既然來了,就留下您的腳印吧!

    你的email不會被公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