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是稻的命,又是稻的病。科學管水合理灌溉才能協調水、肥、氣、熱,達到以水調氣,以水調肥,以水調溫的目的。據試驗,對晚稻進行合理灌溉比深水淹灌增產10%以上。總結各地經驗,幫農網小編為種植戶介紹一下晚稻高產管水經驗。
一、灌水插秧
移栽時,留2厘米以下薄水層,以保證插秧質量。
二、深水返青
插完秧,及時灌3厘米以上深水,以創造一個溫、濕度比較穩定的環境條件,加速返青。因為晚稻插秧期間溫度高、日照強、秧苗葉片蒸騰失水多,而插秧時根系受傷,吸收力弱,深水返青才能保持秧苗體內水分平衡。
三、淺水分蘗
晚稻返青后實行淺水勤灌,保持遮泥水。這樣既能保證晚稻分蘗期對水分的需求,又能增加土壤中的氧氣,還有利于微生物活動,加快肥料分解,從而促進根系生長,使分蘗出生早、節位低。有些年份,晚稻分蘗期間氣溫很高,超過35℃,這時灌淺水,會因水溫過高而影響分蘗。遇此情況可適當加深水層,有條件的地方最好實行活水套灌。幫農網小編提示,早稻稻草還田過多的晚稻田,在分蘗期要適當排水露田,以加速稻草分解,防止中毒僵苗。
四、曬田健苗
在晚稻分蘗后期至幼穗分化初期進行排水曬田,能起到控上促下、抑制無效分蘗、控制徒長、促進稈壯穗大的效果。晚稻曬田應掌握兩條:一是適時,堅持夠苗曬田和到時曬田。從苗數看,一般要求每畝苗數超過計劃穗數的20%時開始曬田,到幼穗分化開始就要停止曬田。二是適度,看苗、看田靈活掌握。一般旺苗、肥田適當重曬;健壯正常苗、弱苗、瘦田要輕曬。對雜交晚稻只宜輕曬,切勿重曬。
五、有水養胎
禾怕胎里旱。孕穗期禾苗對水分很敏感,不能缺水,但又要徹底改變過去“禾打苞,水撐腰”的習慣,不宜灌水太深。要堅持每灌一次淺水,讓其自然落干后再灌淺水,并防止斷水干旱。
六、足水抽穗
抽穗期水稻對水分反應很敏感,缺水不能正常抽穗揚花。因此,抽穗期要求灌3厘米以上水層,且不能斷水。遇寒露風天氣,要灌7厘米以上深水,或日排夜灌,以水調溫,減輕寒露風危害。
七、干濕壯籽
齊穗后堅持干干濕濕、以濕為主的灌溉方法,以達到養根保葉、防止早衰、促進灌漿、增加產量的目的。
八、斷水黃熟
斷水過早會增加枇粒,降低粒重,影響產量。斷水過遲易貪青,落色不好。因此要適時斷水,一般以收割前6~7天為宜。
既然來了,就留下您的腳印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