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實用技術 > 蜂王漿生產過程中及采收蜂王漿時,需要注意哪些技術問題?
2019
04-15

蜂王漿生產過程中及采收蜂王漿時,需要注意哪些技術問題?

蜂王漿即蜂乳,是工蜂從咽腺分泌出來供蜂王食用的漿液,其營養價值很高,可治多種疾病。蜂王漿產量低,一般只占蜂蜜產量的0.5-1%左右,但其經濟價值非??捎^。這里,幫農網就為朋友們介紹一下蜂王漿的生產技術:

蜂王漿生產過程中及采收蜂王漿時,需要注意哪些技術問題?

(一)組織群勢

生產蜂王漿必須要蜂群強壯方能獲得高產。一般10箱足蜂以上的群勢就可以進行蜂王漿生產。如果群勢不壯,可用補充或合并的方法來解決。群勢組織好后,用隔王板把蜂王隔離,分為有王區和無王區,在無王區放置蜂王漿框,生產蜂王漿。

(二)放置蜂王漿框

蜂王漿框和人工育王框基本一樣,只是粘置人工臺基的數量比育王的臺基數多,一般可達80-100個。人工王臺的口徑約1厘米左右,口大底小,口薄底厚,深度為1.2厘米。粘附牢穩整齊端正,蠟質必須純凈,否則會影響接受力。

蜂王漿生產過程中及采收蜂王漿時,需要注意哪些技術問題?

(三)人工移蟲

把孵化24小時以后的幼蟲輕輕挑移到粘附好的人工臺基里,盡量避免挑傷或壓破幼蟲,如感到挑移的幼蟲不可靠時,重新挑一個補上。移蟲針可以用牛、羊角或雞、鴨羽制作,針尖必須柔薄有彈性,移蟲是生產蜂王漿的關鍵技術,必須輕、快、穩。移蟲時選擇背風向陽的地方或室內,氣溫不低于18℃。

(四)獎勵飼喂

移入幼蟲后每晚都應進行獎勵飼喂,以調動泌漿的積極性,同時加強保溫,并保持蜜蜂高度密集,造成分蜂熱,提高工蜂出勤率,有利提高蜂蜜和蜂王漿的產量。

(五)采收蜂王漿

移入幼蟲68-72小時后,即可采收蜂王漿。采漿前首先用刀片割平王臺,割臺時不要將蠟渣和幼蟲破汁混入漿內,以保證蜂王漿質量。用小鑷子夾掉幼蟲,然后用4-5號排筆挑刷出蜂王漿,裝盛于無毒瓶內進行冷藏。取漿后的臺基,及時進行修整,重新移入幼蟲,一個新臺基可使用4-5次。

蜂王漿生產過程中及采收蜂王漿時,需要注意哪些技術問題?

(六)注意事項

蜂王漿框的兩邊要加一張蜜粉脾和一個子脾;吸引青年工蜂集聚到蜂王漿框的兩側,有王區內不能全加空脾,必須有子脾和蜜粉脾,否則工蜂將會因追戀子脾而離開有王區。為使蜂王產卵不受影響,巢脾必須勤于調整。在蜜粉源不足時,要及時取掉隔王板,停止蜂王漿生產。

  
  

    既然來了,就留下您的腳印吧!

    你的email不會被公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