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大棚搭建
大棚朝向一般以南北向為好,如受田塊限制,東西向也可以,但要盡量避免斜向建棚。大棚規格一般為棚寬4—6米,長30—50米,高1.6—2米。架材可選用直徑2—2.5厘米,長3.5—4.5米,上下粗細一致的青竹或3厘米左右的鋼管搭建。架子搭好后,頂部和四周要嚴實地蓋上薄膜,并保持不漏風、不漏雨水和雪水。
二、移栽定植
整地作廂:在作廂前要施足基肥,基肥于定植前半個月施入,并要確保各類元素合理匹配。澆足底水后,在廂面布好株行距,合理定植。
蓋膜保溫:冬季氣溫低,要采用二棚三膜覆蓋,并給地面和植株噴施新高脂膜,以利保溫保墑防病蟲。同時要根據氣溫變化情況每天適時透光降溫,棚內溫度一般要保持在25℃左右為宜。
定植密度:由于辣椒株型緊湊,適于密植。一般栽植密度為每畝3000窩—4000窩(雙株),行距50厘米—60厘米,株距25厘米—30厘米。一般多采用雙株或3株1窩。定植方式有大壟單行密植、大小壟相同密植及大壟雙行密植等。
三、田間管理
病蟲防治:冬季大棚辣椒的主要病害有:黃萎病、菌核病、猝倒病、果腐病、褐紋病、病毒病等,這些病害要選用針對性強的藥劑 (如百菌清可濕性粉劑、農用鏈霉素等)+新高脂膜800倍液進行防治。
溫度管理:辣椒苗定植后一般在一周內不通風,以保溫為主。一般白天溫度為20--25℃;夜間溫度不能低于10℃,氣溫上升時,苗期揭膜通風換氣的時間應在9時—10時,下午15時—16時后要關門蓋膜。
肥水管理:搞好肥水管理是奪取大棚辣椒高產的關鍵。追肥要本著輕施苗肥、穩施花蕾肥、重施花果肥的方法進行。即:輕施苗肥:定植成活后,每畝用人糞尿1000公斤,或尿素5公斤—6公斤并結合中耕灌水進行;穩施花蕾肥:適當增施磷、鉀肥,促進多分枝結果,一般每畝施尿素15公斤—20公斤、普鈣10千克加10公斤硫酸鉀;重施花果肥:氮、磷、鉀肥配合,按每畝施人糞尿2000公斤、普鈣15公斤—20公斤、硫酸鉀15公斤、餅肥20公斤—25公斤或30公斤復合肥加2公斤硫酸鋅進行窩施。注意的是施肥時不能讓肥料接觸辣椒根莖,以免燒根或造成根莖腐爛。
水分管理:辣椒較耐旱不耐澇,要獲得高產,必需加強水分管理,開花結果期要適時灌溉,保持土壤濕潤。
既然來了,就留下您的腳印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