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農副產品 > 荊芥、紫蘇采集加工和炮制方法
2019
04-07

荊芥、紫蘇采集加工和炮制方法

一、荊芥采集加工和炮制方法

荊芥,也稱裂葉荊芥,唇形科一年生草本。以帶果穗的地上部分入藥,可發汗、退熱、解表、祛風,炒后入藥有止血功效。

荊芥、紫蘇采集加工和炮制方法

(1)采集加工

采收多在7~8月,當花序下部2/3已結籽,而上部1/3還有花時,即可采收。采割時要選晴天露水干后進行,取收地上部分,剔除雜草,理齊植株,攤放曝曬。先曬2~3天,每天中午翻曬一次,以后立靠著復曬,日曬夜收,以免受潮。曬至全干即可貯藏,將荊芥梢端朝天,并用稻草包住外面,以隔離外界水汽及防止香味走失。交售品要求無霉變、無根、無混沙、無雜質。

(2)炮制方法

揀凈雜質,除去根須,用冷水略漂洗,撈出切成1.5~2厘米長藥段,曬干。若是炮制荊芥炭,可將梗段旺火炒黑,稍噴清水滅盡火星,曬干即成。

二、紫蘇采集加工和炮制方法

紫蘇,又名紅蘇、紅紫蘇、黑蘇,唇形科一年生草本。以莖、葉及籽入藥,葉稱紫蘇、梗稱蘇梗,籽稱蘇子。紫蘇有發表散寒、理氣寬中、解毒之功效,蘇梗可順氣安胎,蘇子能降氣平喘、祛痰止咳。

荊芥、紫蘇采集加工和炮制方法

(1)采集加工

采收以入藥為準進行適時收割:如收蘇梗和紫蘇,應在7~8月末開花時進行,應選擇連晴天氣收割,使紫蘇香味更濃;蘇子收成應在9~10月種子成熟時進行。收割回來應立即攤開,清除泥沙、雜物,及時曬干,放于干燥通風處,防止潮濕、雨淋和霉爛。

(2)炮制方法

原藥除去雜質老梗,葉切成塊形為蘇葉;莖切成2~2.5厘米長小段為蘇梗;籽簸去灰屑洗凈為蘇子,將蘇子置于鍋中文火炒至有香氣或頻起曝烈聲時,起鍋晾涼即為炒蘇子。

  
  

 有 1 條評論

  1. kushuli 說:
    平臺除了種植技術和養殖技術外,還有不少非常實用的技術,包括農副產品和供求信息,都是非常受歡迎的項目,真的挺好的。
  2. 既然來了,就留下您的腳印吧!

    你的email不會被公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