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蝦產品市場需求越來越大,養殖蝦的面積在我國也越來越廣,但養蝦可是一門技術活,不僅要有正確的管理方法,還要處理養殖中遇到的各種問題。今天,幫農網小編就給朋友們講一講養蝦技術和養蝦的基本知識。
一、抓清淤除野
凡是養過一年蝦的蝦池由于池中殘餌和便的積累,已使池水變淺,有毒物質增多,所以放蝦苗前一定要進行清淤,保證池中水深1.2米以上,而后使用漂白粉進行“除野”,從而起到改善對蝦生長環境的作用。
二、抓肥水繁餌,適時投苗
4月下旬往蝦池內放水,使水深達到0.5米,每畝施用尿素2.5公斤,使池中的藻類、輪蟲等大量繁生,以達到肥水繁殖基礎性餌料的目的。5月20日前后,適量投苗,每畝投苗3至4萬尾,一定投放無病健壯的蝦苗。
三、抓調節水質
在對蝦養成前期,換水次數較小,當池水透明度降到15至20厘米時,要換一次水,換水量占池水量的1/2。養成中期,每隔10至15天換水一次,換水量占池水量的1/3養成后期,每隔5至7天換水一次,換水量為池水量的1/4,換水的方法是先排掉池中底層水,后添加新水,一定要防止這面排水,那面進水的混水養蝦。幫農網小編提示,在降雨較多的汛期,不搞大排大灌,而是把表層的淡水排掉,以保證池水鹽度相對穩定。
四、抓合理投餌
要自制推網一個,每早5時取樣50至100尾,認真觀測對蝦的胃及長勢,同時用旋網測定池中對蝦生存量,以做到心中有數,合理投餌,在對蝦養成后期,每天喂6次。在日出前和日落后各投餌喂一次,占日投餌料量的40%,晚上每隔4小時投喂一次,占日投餌料量60%。每天的投餌料量,池中四周占80%,灘面占20%。但在池中水溫超過30℃時不投餌料,水中溶氧少時,不投餌料,水質惡化時不投餌料,霧大氣壓低時不投餌料,注進新水后1小時不投餌料。
五、抓防止浮頭
要堅持經常觀察,當發現雄蝦,小魚靠岸時,說明水中缺氧,是野浮頭的前兆。這時就要晝夜不停地把水搞活,也可搞人工造浪,人工造氧,投水降溫,投放增氧劑。投料也不能在下半夜易缺氧時投餌料。切不可發現浮頭攪得圈內沉渣泛起,這只能加劇對蝦的死亡。
既然來了,就留下您的腳印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