犢牛腹瀉拉稀是犢牛因感染大腸桿菌、沙門氏菌以及某些病*毒等引起的腸炎及下痢,或由于寒濕侵襲脾胃引起胃腸功能失調所致的泄瀉。8至10月份是一個發病高峰季節,犢牛的發病率可高達50~80%,故稱秋瀉和拉稀。在此,幫農網小編就給大家講一講犢牛秋瀉拉稀的防治方法。
患病犢牛主要表現為腸鳴如雷、糞便稀薄呈粥樣或水樣,色白或黃綠,耳鼻發涼,食欲減退,喜飲冷水,嚴重者糞中帶有血凝塊、組織碎片,膿樣或膠凍樣物。幫農網小編提示,如果治療不及時,患犢常因脫水和毒血癥而死亡。
治療方法:以抑菌止瀉,糾正脫水為主,輔以清腸健胃。初期可先用人工鹽30克加水一次灌服,之后應用口服補液鹽溶液按每公斤體重50至100毫升每日1~2次,自由飲服或灌服;糞便稀薄無膿血者口服促菌生3~5克,每日三次;糞中膿樣物較多者可用磺胺脒5克,次碳酸鉍3克,日三次;糞中帶血較多者可酌用安絡血30~50毫克一次肌肉注射。
預防方法:犢牛舐食污物或污水是引起腹瀉病情加重的主要原因之一,應注意避免;人工哺乳者應注意器具衛生;秋季受濕,應保持畜舍的清潔干燥;秋季母畜勞役較重,犢牛哺乳時間減少而造成饑飽不均或“吃乏奶”,及秋天轉涼過飲冷水等都是引起腹瀉拉稀的重要原因,應予避免。
既然來了,就留下您的腳印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