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養殖黃粉蟲需要注意什么?種用黃粉蟲主要來自兩個途徑:一是在當地采集,已知有黃粉蟲分布地區,可到米、面加工廠或倉庫采蟲作種用。二是引種,一般購買老熟幼蟲作種。可把幼蟲連同飼料裝入塑料桶內用紗網封口后裝運;也可用布袋裝蟲,裝后把袋口扎緊,再放入籮筐等容器中裝運。若到不太遠的地方引種,也可購買蛹作種,只是在運輸中蛹比幼蟲易受損傷,應注意不要使蛹受到擠壓。
黃粉蟲一生包括卵→幼蟲→蛹→成蟲四個蟲態。下面,幫農網就給大家介紹一下黃粉蟲的飼養過程:
一、飼喂成蟲
成蟲羽化之后,可小心把成蟲移入成蟲盒內飼養并讓其產卵。盒內成蟲密度不應過大,每盒放蟲1~2層為宜。一個成蟲盒內最好放1~2天內羽化的成蟲。成蟲每天要喂麥麩和青菜一次。麥麩用青菜拌和,或用水拌成團,以免從鐵絲底孔中漏出。食料要現拌現喂,保持飼料新鮮。
二、卵的收集
一般成蟲羽化后2~6天開始交配產卵。成蟲放入產卵盒后應馬上把接卵紙放在接卵板上,接卵紙上要撒一薄層麩皮,卵從網孔中落到下面的麩皮中。接卵紙5天左右換一次;在成蟲產卵期內,最好每1~2天更換一次。將接卵紙上的麩皮及卵均勻散放到幼蟲盒內。每個幼蟲盒內最好放同一天收集的卵。
三、飼養幼蟲
放入幼蟲盒內的卵孵化之后,便進入幼蟲階段。黃粉蟲幼蟲歷期長,約有12~13齡,75~200天,同時黃粉蟲幼蟲是黃粉蟲飼養的目的產品,應認真作好幼蟲階段的飼養工作,提高幼蟲產量。此階段應抓好的技術環節主要有:
1.添加飼料。幼蟲小時食量小,隨蟲體長大,食量和需水量增大。因此應作好精飼料(麥麩、米糠)和青飼料(青菜類)的添加工作。飼料厚度以2~3厘米為宜。一般每5~7天添加一次麥麩。1月齡內的幼蟲可不喂青飼料,以后每1~2天要在飼料表層放一些青菜等,特別是在夏季和大幼蟲時,每天都應添加青飼料。在添加青飼料時,應除去飼料表層的干枯菜葉。
2.篩除蟲糞。幼蟲取食過程中不斷把糞排入飼料之中,特別是大幼蟲排糞量較多。www.dy1099.com 可用50目或更細的蟲篩篩除蟲糞。篩除蟲糞可結合添加麥麩進行,一般也是每5~7天篩除一次。每次先篩除蟲糞,隨后添加麥麩。篩除的蟲糞及時帶出飼養室堆放,可作肥料用。
3.分蟲。黃粉蟲幼蟲大小差別很大,一頭老熟幼蟲的體積與剛孵出時相比,要增加近100倍。若大小混在一起養,一是小幼蟲難以競爭到飼料,二是大幼蟲可能把小幼蟲吃掉。因此,在一個幼蟲盒內最好喂養大小相近的幼蟲。可用分蟲篩把大小幼蟲分開。一般可分成四類,先用16目蟲篩過篩,上面的幼蟲放在同一幼蟲盒內;再用40目蟲篩過篩,這種蟲篩上面的幼蟲作為一類;最后用50目蟲篩過篩,其上面的幼蟲作為一類,最下面的幼蟲作為一類。
4.擴盒。在幼蟲生長過程中,隨幼蟲蟲體長大,盒內幼蟲密度就會太大,應注意擴盒飼養。在底面積為60×40厘米的幼蟲盒內,大幼蟲的密度以放1.6公斤左右為宜。
5.溫濕度調節。黃粉蟲幼蟲生長最適宜的溫度為26~30C,相對濕度為78%~85%,若夏季溫度過高或室內濕度太小,應注意通風散熱,并經常在室地面酒水。
此外,室內光線應保持陰暗。若夏天白天光線太強,窗戶可用窗簾遮光。還應經常保持室內地面清潔,防止螨類滋生;并注意飼料帶螨,一旦發現螨害,可用40%三氯殺螨醇1000倍液噴殺。一般黃粉蟲很少發生病害,但管理不當,飼料過濕有時也會得軟腐病或干枯病。一旦發現病害,應及時清除病蟲及殘食。
當幼蟲長到20毫米左右時,便可飼喂動物。長到28毫米左右時,除篩選留足良種外,其余均可作為飼料處理,鮮用、銷售或干制儲藏。一般每1.5公斤麥麩大約生產0.5公斤鮮幼蟲。
四、分蛹
留作種用的幼蟲化蛹后,要及時從幼蟲盒中取出,以免被幼蟲咬食。在化蛹期,最好每天挑一次蛹。同一個蛹盒內最好放同一天挑出的蛹。放蛹厚度以平鋪放兩層為宜。放蛹前蛹盒內要先撒一薄層麥麩。放蛹后要經常檢查,隨時挑除死蛹,并注意成蟲羽化。成蟲羽化后,再及時把成蟲移入成蟲盒,讓其交配產卵。
五、冬季繁殖
黃粉蟲主要以幼蟲越冬。該蟲無滯育現象,在冬季給以適宜溫度,幼蟲仍能正常生長發育。因此,冬季也可飼養黃粉蟲,從而達到黃粉蟲的周年生產。
黃粉蟲的冬季飼養管理與常規飼養管理基本相同,只是需要采取加溫和保溫措施。可采用立式電溫爐或其它方法加溫,并在門、窗用棉絮制作保溫墊,以保持飼養室內溫度為25℃左右。
以上就是有關人工養殖黃粉蟲方法及注意事項的全部資料分享,文章內容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文章配圖來自網絡)
既然來了,就留下您的腳印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