薄荷為唇形科多年生宿根草本植物。全草可入藥,有健胃、驅風、解熱、止癢、止痛等功效。加工產品有薄荷腦和薄荷素油等,廣泛用于醫藥、食品、卷煙和其它日用化工產品。
一、繁殖
(一)地下根莖繁殖法:可參照匍匐莖繁殖法。
(二)莖稈繁殖法:在頭刀收割時,將植株不帶葉的莖稈基部切成7~10厘米長,按33厘米左右的行距開溝(溝深7~10厘米)播種,隨即覆土,并在畦面上用稻草或麥稈等加以覆蓋,然后灌水。
(三)移苗繁殖法:頭刀期或二刀期,當苗高13~17厘米時,把密度較大處的苗帶土移栽于整好的田塊,行株距為27厘米×17厘米。
(四)匍匐莖繁殖法:在植株生長期間或頭刀收割時,取地表面的匍匐莖切成7~10厘米長的小段,按行距27厘米開溝種植。
(五)枝條繁殖法:在5~8月份,剪取地上部綠色枝條,長10~13厘米,修掉基部葉片,扦插于苗床中。
二、種植
(一)選地整地:選排灌方便、肥力較高的田塊,結合翻耕施入基肥,打碎土塊,耙平,按寬2~3米作畦,畦溝深17~20厘米。
(二)種植時間:江蘇、浙江、安徽和上海等地在立冬至小雪之間,其它地區適當提早或推遲。
(三)種植方法:條種法較好,其做法是:在平整好的畦面上,按27~40厘米寬的行距,開7~10厘米深的小溝,然后把適當切短的種根均勻撒入溝內,隨即覆土并稍加壓實。
(四)種植量:一般每畝用毛根150公斤左右或精選白根50~75公斤。
三、田間管理
(一)頭刀期:
①勻苗去雜。苗高13~17厘米時,進行疏苗、補苗。留苗株距為10~23厘米。
②中耕除草。在封行前除草2~3次。收割前拔凈田間雜草。
③適時追肥。輕施提苗肥,每畝用稀薄人畜糞500~750公斤或化肥4~5公斤對水澆施;重施分枝肥,每畝用人畜糞750~1000公斤或餅肥50公斤;巧施保葉肥,最后一次追肥應在收割前30天左右施下。
④排水與灌溉。雨水多,應及時排掉;天氣干旱,應及時灌溉。
⑤防治蟲害。地老虎危害幼苗,可于清晨人工捕捉,或用600~800倍的90%敵百蟲溶液噴霧殺滅。造橋蟲6月上中旬危害,可用90%敵百蟲或50%敵敵畏乳劑1000倍水溶液噴霧殺滅。
(二)二刀期:
頭刀收割后盡快鋤去地面殘莖雜草。隨即灌水、施肥(每畝用人畜類750~1000公斤)。及時追肥2~3次,遇早灌水。防治蟲害,蚜蟲用1000~1500倍樂果水溶液噴霧殺滅;造橋蟲防治同頭刀期。
四、采收
一般年收兩次,頭刀在小暑后大暑前,二刀在寒露后霜降前。當植株普遍現蕾,開花占10%左右,天氣連續睛幾天,就可進行收割。
五、加工
設備為水封式蒸餾鍋,采用直接加熱或蒸氣加熱蒸餾法。操作過程如下:存放的蒸餾設備,先用水沖洗,然后空蒸1小時。往鍋內加水,至距蒸墊17~20厘米,把原料裝入鍋內。水封槽和冷凝桶內加滿水。先用猛火,冷凝器下口有油水混合液流出時,使火力平穩,蒸餾油快完時,再加大火力。冷凝水的水溫,頭刀為35~38℃,二刀為36~40℃。時間一般為1.5~2小時。
既然來了,就留下您的腳印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