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養殖技術 > 養豬技術和養豬經驗:生料喂豬好,省工又省料
2019
12-02

養豬技術和養豬經驗:生料喂豬好,省工又省料

生料喂豬好處很多。筆者從事養豬生產多年,一直采用飼料生喂法,從生產實踐中嘗到了甜頭。在此,幫農網小編就把飼料生喂的優點和方法概要介紹如下,供廣大養豬戶參考。

一、飼料生喂,省工、省料,節約能源,降低成本。據測定,100公斤生料,經煮熟后喂豬,只頂89.4公斤生料的營養。一般生料經煮熟要損失營養物質10%,青飼料煮熟后的營養損失則更大,而且青綠飼料在燜煮不當的情況下,還會引起亞硝酸鹽中毒。

養豬技術和養豬經驗:生料喂豬好,省工又省料

二、飼料生喂,對各種類型的豬效益都很好。據試驗,在飼養條件相同、飼料相等的情況下,生喂比熟喂仔豬增重12%,每增重1公斤節約精料0.2~0.4公斤;肥豬增重3.5%,每增重1公斤節約精料0.23公斤。仔豬初生重、母豬泌乳力、仔豬斷奶重等也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

三、生料喂法便于機械化操作,可減輕勞動強度,減少詞料浪費,提高飼料轉化率;飼料生喂,可使豬細嚼慢咽,刺激唾液分泌,使之更好地消化吸收。

四、飼料生喂,一般采用“生濕”喂法。根據不同季節和氣溫,按一定的水料比例拌合,這就給豬減輕了“稀湯灌腸之苦”。“稀湯灌腸”豬吃得多,拉得多;吃得快,拉得快,使豬糞尿排泄次數頻繁,影響休息,同時從糞尿中排出了大量體熱,影響脂肪的蓄積與增重。

養豬技術和養豬經驗:生料喂豬好,省工又省料

另外,幫農網小編提醒,采用生料喂豬應注意以下幾點:

一、所需的添加劑應按比例先拌于水中,使之充分溶解后再與飼料拌勻,且用水量要適量,不可過干過稀,過干難于咀嚼、吞咽,過稀又影響唾液分泌。飼料的干稀是影響唾液分泌與消化吸收的主要因素。一般來說,夏天拌水比例為1:1.5~2,冬天1:1即可。另外,可于豬圈內放置清潔飲水槽,讓豬根據需要自由飲用。

二、青綠飼料生喂,不要切碎后再淘洗,否則會使維生素在切碎與淘洗過程中受到損失。幫農網小編提示,青綠飼料生喂時,可用自來水或清潔水沖洗后,整個丟給豬吃,但每2個月應給生喂豬群驅蟲一次。

三、生料喂豬,必須做好定時、定量、定質、定溫的四定工作,防止豬過饑過飽,防止料溫過高過低,防止質量好壞不一,以免影響豬群食欲或誘發各類腸胃疾病。更換飼料品種時不能“一刀切”,必須由少到多,逐步改換,讓豬群有一個適應過程。

養豬技術和養豬經驗:生料喂豬好,省工又省料

四、對那些不能生喂的飼料(如黃豆、棉籽餅、木薯等,因它們含有豆甙、抗胰蛋白酶、棉酚、氫氰酸毒素,生喂會引起豬拉稀或中毒),應經高溫煮熟,破壞其有毒物質,然后適量與其它生料配合喂豬。

生料喂豬方法較多,養豬戶可結合本地飼料資源情況,科學地選擇應用。

  
  

 有 2 條評論

  1. xiaohuo 說:
    這些年,農村養殖項目發展迅猛,市場有銷路經濟效益高的養殖項目層出不窮,養殖技術也日趨成熟。
  2. 9136522780 說:
    發展養殖業一定要選擇準確的養殖項目,切記盲目投資和上馬,很多失敗的養殖項目都是技術不成熟或市場信息不可靠造成的。。
  3. 既然來了,就留下您的腳印吧!

    你的email不會被公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