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蠶穿葉立體養殖是將桑葉穿連成串,垂掛在飼育箱內,每天給桑1次,讓小蠶在豎掛的葉片上自由攀緣取食,蠶糞自然落下,具有省葉(一齡省50%,二齡省40%,三齡省30%)、省工(節省養蠶作業時間25%)、成本低、高產、高效益和蠶庫衛生狀況良好的優點。實踐表明,立體養殖實現了蠶葉與蠶糞自動分離,有利于防止蠶座混育感染,減少了發病率,減少了除沙與眠起處理,遺失蠶少;桑葉不重疊,取食面積大,有利于飽食就眠等,張種產繭與張種產值均可增加3%~15%:因此,該技術應大力普及和推廣。在此,幫農網現將技術要點簡介如下:
一、準備設備用品
飼育箱采用2厘米厚、2.5厘米寬的木條,制成長80厘米、寬53厘米、高22厘米的框架,其四周和底部分別用塑料膜圍封即可。養一張種需備箱6~8只,塑料布0.8千克,圖釘3盒,穿葉針120根,生石灰7.5千克,漂白粉1.5千克,防病一號2千克,壓卵網1個,溫度計2支。
二、消毒防病
養蠶前將蠶室、蠶具清掃洗凈,再用2%有效氯漂白粉消毒,飼育箱及穿葉針等蠶具也可用藥物浸漬、熏蒸等方法消毒,還要備足蠶庫、蠶體消毒藥品。
三、飼育技術
1.收蟻
出蠶前一天將蠶卵均勻攤在事先劃墨線 (寬2厘米)的白紙上(張種面積0.5米2),做好黑暗保護。收蟻當天5時感光,7時收蟻,8時結束。出蠶齊畢、蟻體消毒后,每張種平穿適熟葉6~7串,葉面向上平鋪在壓卵網上,再用塑料布蓋嚴,經30~40分鐘,蟻蠶全部上葉后,將蠶串提掛在飼育箱內,箱底平鋪一張蠶庫紙便于除沙,紙上平鋪5~7片桑葉,使偶爾落下的蠶免受饑餓。最后在箱頂蓋上塑料布。
2.選葉
桑葉的選采和保鮮是立體養殖的關鍵環節,飼育過程中要根據蠶的不同齡期和食期對營養的不同要求,選采同色同位、老嫩一致的適熟偏嫩桑葉,做到邊采邊疊邊包裹,便于穿葉時節省時間,切忌桑葉凋萎。
3.給桑
每日給桑1次,給桑時間應視殘桑多少適當提前或推遲。給桑前半小時揭開蓋膜通風換氣,勻蠶后再將蠶串消毒,隨后穿葉給桑,一至二齡餉食期間桑葉采用平穿法,二齡餉食后需桑量顯著增加,要垂直于葉面穿桑,正常條件下一張種一齡用桑0.7~0.8千克、二齡用桑2.5~3千克、三齡用桑13~15千克。
4.眠起處理
為保證眠起齊一,頭兩天給桑要稍多些,第三天在飽食就眠的前提下給桑寧少勿多。就眠后殘桑過多,既會增加蠶座濕度不便于提青,又會造成早批蠶偷食桑葉發育不齊。應待90%的蠶入眠才可止桑,剩余極少的青頭蠶可在串上平放幾片桑葉將其引出另行穿掛飼養。
蠶全部就眠后及時將蠶串撒上焦糠或石灰粉等干燥材料,揭開蓋膜稀放,并提升其高度,以利通風換氣,確保眠中干燥。見起蠶后,注意補濕,防止蠶座過分干燥,出現不蛻皮或半蛻皮蠶。要求見起蠶95%以上再餉食給桑。各齡餉食前必須用2%漂白粉防僵粉進行蠶體、蠶座消毒,樹立防重于治的觀念,確保蠶座無病高產。
以上就是有關《家蠶穿葉立體養殖需要做好的幾項工作》全部資料分享,文章內容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文章配圖來自網絡)
既然來了,就留下您的腳印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