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種植技術 > 種植與增產:營養缽矮化玉米高產技術
2019
12-03

種植與增產:營養缽矮化玉米高產技術

據有關資料介紹,矮化玉米每畝可獲得750~800公斤的高產。有人試驗種植畝產達1000公斤。在此,幫農網小編就給玉米種植戶講一講具體方法:

一、準備工作

1、備足農膜。每畝矮化玉米購農膜2斤。

2、選用良種。海拔800~1200米地區選用鄖單1號,安六、安七、中單2號或適宜本地的良種,畝用1公斤。

3、增施肥料。每畝備足1200公斤圈肥或林中的肥土等,曬干打細過篩。

種植與增產:營養缽矮化玉米高產技術

4、選好苗床。苗床避風向陽,土質肥沃。根據農膜規格確定苗床的寬度,長度不限。苗床要平坦,略帶傾斜便于濾水。

5、購買制缽器。制缽器與打煤機相似,每個10元左右。購不到制缽器可用手捏缽。

二、制缽育苗

1、每畝用1200公斤干細糞拌300公斤細肥土,再加1公斤鋅肥或磷酸二氫鉀,反復拌勻。

2、將拌好的肥料用大糞調濕,手捏成團甩下能散為宜。

3、用制缽器打缽。制成的缽呈蜂窩煤狀,自帶播種孔,手捏作的缽要在上面戳一指頭大半寸深的播種孔,然后把制好的缽排列在苗床內。

4、播種。早茬要在清明節前。首先要浸種催芽,把種子浸泡24小時,淘去漂浮部分,再用布袋裝好在陽光下照曬1~2天。萌芽后把芽種放進播種孔內,芽尖必須向下,然后澆透水。

5、蓋土。用細沙土灑在營養缽面上,以2~3厘米為宜;中茬不需要蓋膜但必須把缽與缽之間的空間用細土填滿。

6、蓋膜。用小竹片相等距離地插成弧形,把農膜撐起40~50厘米左右,便于小苗生長,然后四周封嚴。

種植與增產:營養缽矮化玉米高產技術

三、苗床管理

1、掌握溫濕度。當溫度超過18℃時,中午把兩頭的膜揭開通風散熱,早晚蓋好。

2、移位蹲苗矮化。當幼苗長到二葉一心時移第一次位,將缽體移動。以后每長出一片新葉再移動一次。移動一次切斷一次新根,玉米稈就要矮一個節。幼苗長到五葉一心時即可移栽。

3、掌握缽體濕度澆水,保持苗缽潮濕。

4、育苗期間苗床內外放滅鼠藥2~3次,保證全苗。

5、移栽前2~3天移動一次位,澆一次送嫁水。

四、密植移栽

1、平地畝栽3000~3200株,緩坡地酌減。

2、定向移栽。東西挖窩對行,葉片與行向看,變平面受光為立體受光,退行30-33厘米(9寸一1尺),靠行70厘米(2.2尺)。

3、窩深使缽體略低于地平面,苗缽一定要接位底墑。

4、移栽后8~10天追一次提苗肥,有條件再追一次喇叭肥。

種植與增產:營養缽矮化玉米高產技術

五、營養缽矮化玉米增產因素

1、通過矮化少長苗稈多長玉米,提前一個月成熟。

2、肥效高度集中,松萖,避免風化,提高肥效。

3、合理密植,苗栽3000株左右,平均每10株可收玉米粒2.5一3.5公斤。通過催芽和選苗減少病蟲害,苗齊苗壯。

4、立體受光,光合效率高,使籽粒飽滿。

5、抗災能力強(通過矮化、苗稈矮粗,風刮不倒)。

總之,矮化玉米的產量超水稻產量近乎一倍多,看起來操作程序多,實際做起來并不麻煩,管好一畝可頂坡地8-10畝的收成,有條件不妨一試。

  
  

 有 1 條評論

  1. noydk 說:
    好的種植技術一定要宣傳和推廣,同時還要記住不能盲目操作,可以小面積試驗,成功后在大面積種植和推廣。
  2. 既然來了,就留下您的腳印吧!

    你的email不會被公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