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種植技術 > 棉花種植經驗:棉花蕾期的生長特點及管理
2019
11-26

棉花種植經驗:棉花蕾期的生長特點及管理

棉花蕾期的管理目的是要達到早發棵、早現蕾,穩搭豐產架子,并為花齡期大發大結打好基礎。因此要根據蕾期仍以發根為主的生育特點,充分利用這時氣溫回升快、雨水充沛的有利條件,促控結合,以促為主,做好蕾期的各項管理工作。在此,幫農網小編就給棉農朋友講一講棉花蕾期的生長特點及管理。

一、棉花蕾期的生育特點:

棉花從現蕾到開花這段時間稱為蕾期,一般25天左右。棉花開始現蕾,標志著已進入營養生長與生殖生長并進的階段,但仍以營養生長為主,是搭好豐產架子的關鍵時期。這時根系生長已達高峰,大量形成強大的根群,為地上部分的生長奠定了良好的基礎。蕾期主莖的日增長量為1-1.5厘米,盛蕾期為2厘米,超過2厘米就會出現瘋長。主莖紅莖部分的高度,應達主莖高度的2/3,過低,就有旺長趨勢,過高,則為弱苗。蕾期葉色的變化,始蕾期應該退淡,以后整個蕾期葉色應深。蕾期棉花的長相應該是:株型如鐘,莖粗節密,果枝平伸,葉大適中深綠色,蕾多蕾大不脫落。

棉花種植經驗:棉花蕾期的生長特點及管理

二、蕾期管理的主要措施:

1、深中耕,高培土:現蕾以后還要繼續深中耕二三次,保持土層疏松,促進根系深扎。埋“當家肥”以后再把寬行的土往窄行上培,培成高13-17厘米(4-5寸)的壟形。如果蕾期出現旺長趨勢,可在寬行的棉根旁邊深挖17-20厘米(5-6寸),切斷部分根系,以抑制其繼續旺長。

2、深埋“當家肥”:棉花在蕾期對養分的需要量大增,必須重施一次“當家肥”。一般每畝用餅肥25-50公斤、磷肥20-25公斤、鉀肥15公斤左右、碳銨5-10公斤、硼砂0.25公斤,混合后在窄行深埋。有條件的地方,還可每畝施豬牛欄糞二三十擔,或堆肥、窖肥二三十擔,或冬湖草一二十擔。施后再培土。這樣,做到農家肥與商品肥相結合,遲效肥與速效肥相結合,氮磷鉀肥相結合,既能蕾期施蕾期用,又能蕾期施花期用。但要看苗適當控制氮肥的用量,防止瘋長。埋“當家肥”的時間,一般在盛蕾(第四層果枝開始現蕾)前后,六月底以前埋完。對瘦地、弱苗,和沒有灌溉條件的棉地可以適當提前。

棉花種植經驗:棉花蕾期的生長特點及管理

3、防好蕾期病、蟲:幫農網小編提示:棉花蕾期發生的病害主要是枯(黃)萎病和黃(紅)葉枯死病。黃(紅)葉枯死病一般在水改旱、砂質土或面土的棉地容易發生。防治的措施是棉地增施有機質肥料,以改善土壤團粒結構。但在發病初期也可增施速效鉀肥以行補救(所以又叫缺鉀病),每畝用鉀肥10公斤左右埋施或用鉀肥5公斤摻水10擔潑澆,有較好的防治效果。

蕾期害蟲主要有盲椿象、伏蚜、紅蜘蛛和一代紅鈴蟲。近年來盲椿象的為害非常猖獗,往往造成嚴重損失。當被害株已達到5~8%時(被害癥狀:主莖或果枝頂端的葉苞、幼葉有很多黑點或已有無數洞眼而破碎,幼蕾變黃脫落),就應噴藥防治。使用的藥劑有殺滅菊酯2000倍液,或臭氰菊酯3000倍液。如果在早晨傍晚或雨后,每畝用1.5%的甲基1605粉劑(或2.5%亞胺硫磷、或3%馬拉松、或2%殺螟松等粉劑)進行噴粉,效果更好。特別是在長期陰雨的情況下,棉農往往不愿打藥,造成的損失更大,所以必須搶在雨停或轉睛時就及時噴藥,不能延誤。紅蜘蛛仍應消滅在點片發生階段,不讓蔓延。一代紅鈴蟲的防治重點是村莊附近的早發好棉地,使用的藥劑與防治盲椿象的相同。

棉花種植經驗:棉花蕾期的生長特點及管理

4、及時除葉枝(營養枝、二流子):幫農網小編提示:當多數棉株已開始現蕾,能清楚地辨別果枝與葉枝時,一般都要及時除去葉枝,以利果枝生長,減少養分消耗。但對于棉地四周的棉株或缺株斷壟處,或過于稀植的棉花,可以不除葉枝,等葉枝上長出二三層果枝后再打去頂心,俗稱改造葉枝,目的是充分利用空間、地力多結桃。除葉枝時,一般都要保留主莖上的大葉,但已旺長的棉苗,可將主莖下部大葉一齊除掉,以抑制繼續旺長。

5、噴用生長調節劑和稀土微肥:對于蕾期出現旺長的棉地,可以單獨噴用縮節安、或矮壯素或助長素,塑造穩長多結株型和防止瘋長。從盛蕾到初花期,一般的棉花都可以結合防蟲噴施一次稀土微肥,每畝一次用30克,摻人藥水中葉面噴施,以增強棉花光合作用,調節養分分配,促進多結桃,增加鈴重,提高品質。但用量不宜過多,也不能與堿性農藥混用。

  
  

 有 1 條評論

  1. duibuxi 說:
    掌握種植技術還需要種植經驗,特別是病蟲害防治是一個絕對不可忽視的問題,同時要提倡生物防治和綠色防治,以減少農藥對環境的污染。
  2. 既然來了,就留下您的腳印吧!

    你的email不會被公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