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蠶技術指導:家蠶是一種變溫動物,它的整個發育階段都需要適宜的溫度和光照。出蟻時的溫度要保持在23-24℃,第三齡22-25℃,第四齡24℃,第五齡23℃。從上面的不同齡期對溫度的要求來看,小蠶需要的溫度要高些,大蠶需要的溫度要低些,但都在23-26℃之間。為了給蠶兒生長創造一個良好的環境,許多農戶在發展家庭養蠶中,巧妙地利用沼氣燈升溫照明養蠶,收到良好效果。據有關資料介紹,利用沼氣燈照明養蠶0.5張,春夏秋三季共售蠶繭51公斤;同樣是0.5張,不采用沼氣燈照明,春夏秋三季共售蠶繭只有34.7公斤。因此,在飼養條件大體相同的情況下,采用沼氣燈照明升溫養蠶比不用沼氣燈養蠶要增產蠶繭46.7%。在此,幫農網小編就給大家分享一下養蠶技術——沼氣燈照明升溫養蠶方法。
一、沼氣燈升溫照明養蠶的具體做法
(一)蠶架的準備。蠶架是用竹木搭制,架上放置蠶簸。在蠶架上下或兩側各懸掛一支溫度計。
(二)沼氣燈的選用和安裝。根據蠶房大小和養蠶的多少,確定安放沼氣燈的盞數,一般在蠶房中間安置1-2盞沼氣燈,若蠶簸是一方靠墻的,則應在未靠墻的一邊中部距地2.5米左右的地方安一盞沼氣燈,若房間較大應適當增加盞數,但是沼氣燈和蠶簸的距離不能少于1米,以免烤傷蠶體。
(三)沼氣燈照明升溫養蠶注意事項。
1、要經常注意蠶房內溫度的變化,若溫度達到26.7℃時,就應關小沼氣燈開關,或者關掉一盞燈,過半小時檢查一次,直至適合為止。若溫度不夠(達不到23.3℃),就應增加沼氣燈盞數,或開大沼氣燈開關,增加室內溫度。
2、沼氣燈照明升溫,應給蠶房每個蠶簸造成相同的條件,才能均衡增溫。經常對蠶簸進行上下左右移動,前方后方調換。
(三)蠶糞下沼氣池,可以減少蠶病,還可多產沼氣。蠶的病害,有許多是通過蠶糞中的病原微生物傳播擴散的。過去采用把蠶糞運到距蠶房100米以外作深埋處理,用作底肥,工作量大。現在可把蠶糞就近下沼氣池發酵,這樣做既減少了工作量,又有效地控制了病毒的傳播,還可為沼氣池提供優質的發酵原料,對提高沼氣池的產氣量起到明顯的作用。
既然來了,就留下您的腳印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