獺兔學名力克斯兔,是一種典型的皮用型兔。因其皮毛絨密柔軟,酷似水獺,故在我國通稱為獺兔。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及對野生動物保護意識增強,獺兔皮成為取代野生獸皮的高檔裘皮原料,具有很高的經濟價值。下面具體來了解一下:提高獺兔繁殖技術及提高獺兔繁殖效果的方法。
一、提高獺兔繁殖技術
1、提高繁殖密度
一般養兔場仔兔多數在一個半月斷奶,然后獺母兔進行再次配種。所以,1年只能繁殖3-4胎,繁殖速度很慢。如果飼養管理條件較好,可實行頻密繁殖或半頻密繁殖,以提高其繁殖密度。應當指出的是,獺母兔血配后,由于哺乳和妊娠同時進行,因而對營養物質的需要量很大,在飼料數量和質量上一定要滿足獺母兔本身及泌乳和胎兒生長發育的需要。另外,對獺母兔必須定期稱重,如發現體重明顯減輕時,就要停止進行下一次血配。由于采用頻密繁殖之后,種兔的利用年縮短,一般不超過1.5-2年,自然淘汰率較高。所以,一定要及時更新繁殖獺母兔群,對留種的幼兔必須加強飼養管理。
2、性誘催情
對長期不發情或拒絕交配的獺母兔,可以采用性誘催情法。將獺母兔放人公獺兔籠內,通過追逐、爬跨等刺激后,仍將獺母兔送回原籠,經過2-3次后,就能誘發獺母兔分泌性激素,促使發情、排卵。一般在早上催情,傍晚配種。
3、采用人工催情
有些獺母兔因長期不發情或拒絕交配而影響繁殖,尤其是秋季和冬季。為使獺母兔發情配種,除改善飼養管理外,還可采人工催情的方法。
4、激素催情
促使獺母兔發情排卵的激素,主要有腦垂體前葉分泌的促卵泡生成素、促黃體生成素及胎盤分泌的絨毛膜促性腺激素、孕馬血清促性腺激素等。據試驗,肌注促卵泡生成素,靜脈注射促黃體生成素,肌注絨毛膜促性腺激素或孕馬血清促性腺激素,一般都可使獺母兔的發情率達到70%-90%,受胎率達到65%-70%,平均每胎產仔數為4~6只。
二、提高獺兔繁殖效果的方法
1.合理利用繁殖年限
一般種用獺兔的繁殖年限為3~4年。如果種兔體質好,生產性能優良,可適當延長使用年限,但不宜過長。一般種公兔以6~7年為限,母兔以4~5年為限。經后裔鑒定品質較差的種兔應及時淘汰。
2.制訂繁殖計劃
獺兔的繁殖一定要有計劃,以便集中配種、集中產仔,方便飼養管理。特別是規模較大的兔場,更需計劃好,不可盲目進行。在制訂計劃時要根據市場需求、籠舍條件、飼料條件等來安排。皮用獺兔年產4胎為宜,一般計劃在1月1日、3月20日、8月1日、10月20日配種。商品兔場以年產5胎為宜,如果市場需求量大,在良好的飼養管理條件下,年產5胎以上也是可行的。美國獺兔配種比較順利的時間是每年的11月至翌年6月份。
3.促進母兔發情的技術措施
人工誘導母兔同步發情(同期發情),在生產上有很高的應用價值。該技術可以合理地組織母兔群集中配種、受胎,集中產仔。可節省時間和人力,有效地利用生產設備,便于經營管理,可大大提高經濟效益。由于母兔的發情周期不十分明顯,故人工誘導母兔同步發情要比馬、牛、羊等家畜容易得多。方法主要有藥物刺激法和各種物理性刺激法等,以便使母兔在2~3天內發情。
方法一:拍陰催情。在交配前,用左手提起母兔的尾巴,右手快速高頻率輕拍其外陰部,使母兔產生交配感,當母兔自愿舉臀時即放人公兔籠內,這樣很容易配上。
方法二:按摩催情。先將未發情的母兔慢慢抓起,撫摸幾遍,使其安靜下來,再用手指輕輕地按摩其外陰部,1~2分鐘后,如母兔外陰部出現發情征兆,即可放對配種,這樣很容易受配。
方法三:挑逗催情。母兔未發情而拒配時,可先讓公兔與其追逐、挑逗、爬跨,糾纏多時后,將母兔送回原籠,經過8小時以后,如母兔陰部變紅,呈發情癥狀,這時放對,就較容易受配。一般可以早上催情,傍晚再放對。用于挑逗的公兔最好是經過輸精管結扎過的公兔,以便充分利用種公兔,且有利于配種記錄。
方法四:群體催情。將10只左右未發情的母兔,放人面積約為6平方米的活動場內,然后放入健康、性欲強的公兔(最好也是結扎兔),讓其追逐母兔,次日清晨根據母兔的發情情況,再分別放對。公、母兔放入運動場之前必須喂飽。
方法五:信息催情。自然界中的各種動物都有各自的信息,獺兔也不例外。將未發情或放對后拒配的母兔放在公兔籠內一晝夜(公兔取出后即放人母兔),由于母兔接受到了公兔籠內的公兔性信息,從而誘發母兔的發情。次日放對后再經公兔追逐,就較容易達成交配,且受胎率較高。但母兔留在公兔籠內的時間不應少于20小時,而且籠子應是長期飼養成年種公兔的。
方法六:藥物催情。用2%的稀碘酊涂于陰唇上,可以刺激母兔發情,此法的有效率可以達到70%。
方法七:激素催情。孕馬血清促性腺激素對長期不發情的母兔具有催情作用,此激素注射后2~3天,即可發情、放對。促卵泡素、促黃體素、絨毛膜促性腺激素等均有催情作用,但利用激素催情要特別注意使用劑量,否則會出現不良后果。
三、提高公兔配種能力的技術措施
公兔的配種能力主要決定于性欲的強弱和精液品質的好壞。要提高公兔的配種能力,必須做好以下工作。
1.選擇健壯的公兔留種。選取那些性欲強、生殖器官發育良好、睪丸大而勻稱、精子活力好且密度大的公兔留作種用,及時淘汰單睪、隱睪或患有生殖器官疾病的公兔。
2.選擇繁殖性能遺傳穩定的公兔留種。在鑒定種公兔時,除對公兔本身的繁殖性能進行鑒定外,還要根據種兔卡評定三代以內的繁殖性能。對多次配種不孕或累計受孕率低于50%的公兔,不宜留作種用。
3.合理安排配種次數。一般壯年公兔每天可配種2~3次,青年公兔1~2次,但連配2~3天后應休息1天。種公兔的使用年限應為3~4年,每年必須選留1/3以上的后備種兔。整個種公兔群應以青、壯年公兔為主。
4.供給全價營養的飼料。要保持種公兔的良好種用體況,必須供給全價營養的飼料,特別是蛋白質、無機鹽和維生素等營養應充足。在配種季節來臨前15~20天就應調整日糧,逐漸增加蛋白質飼料和無機鹽、維生素的含量。
5.避免近親繁殖。在獺兔生產中切忌近親交配,近親繁殖容易產生死胎、畸形仔兔和后代生活力降低等問題。種兔場應嚴格建立種兔檔案制度,即使是養兔專業戶也應做好配種繁殖記錄,定期更新種公兔。
以上內容由幫農網收集整理,僅作為《獺兔養殖技術及繁殖方法》的參考資料;如果您有更好的農村實用技術,歡迎給幫農網的種植技術、養殖技術及病蟲害防治等欄目投稿。
既然來了,就留下您的腳印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