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么說小麥棉花種植一體化過程中的配套技術非常關鍵?麥棉一體化栽培配套技術是麥棉總產同步提高的一個重要環節。在此,幫農網就和大家一起學習一下。
一、優化種植
可采用麥棉套種或接茬復種兩種形式,復種形式有3:2式,即3行小麥套種2行棉花,小麥行距17-20厘米(下同),預留棉行40-43厘米,棉麥間距10厘米,麥收后寬行53-60厘米,窄行20-23厘米,適于高肥水田;3:1式,即3行小麥套種1行棉花,預留棉行27-33厘米,麥收后等行距60-73厘米,適于中上肥力田;2:1式,即2行小麥套種1行棉花,預留棉行27-33厘米,麥收后棉花等行距40-53厘米,適于中等肥力田。
二、品種搭配
小麥品種要求適宜晚播,而又早熟、抗倒、抗寒、抗病、豐產,如豫麥15、85中33、冀麥26、科春14等;棉花宜選短季棉,突出早熟、優質、抗病、抗早,如遼棉9號、中棉14、中棉16(375)、中棉17等。
三、熟期搭配
為及早騰茬,小麥收獲可提前到蠟熟中期。棉花播期控制在麥收前7-10天,播前要選、曬、浸、拌環環相連,以利齊苗、全苗,壯苗。小麥最晚播期應保證其冬前能長到3葉1心葉絲時,通常控制在適播期后的20天。為了有利播麥,可在計劃拔棉桿前15-20天內,用40%已烯利100-150毫升/畝催熟。
四、合理密植
夏棉生育期短,單株生產力較低,須加大密度,發揮群體增產潛力。一般高肥水田6000株/畝。中上等肥水田7000-8000株/畝;中等肥水田1萬-1.2萬株/畝。因小麥晚播,依靠主莖成熟,基本苗應增至30萬,播量增至15千克。
五、配套施肥
因套作,棉花基肥施用困難,可在小麥播前將兩茬作物所需基肥一次性施入,讓棉花利用后效。施用量:有機肥5000-10000千克(當
季利用率20-25),過磷酸鈣40-50千克(當季利用率15-30%),鉀肥5-10千克(當季利用率50-70%),氮肥5-10千克。最好分層施用。同時要求播棉時用10-12.5千克/畝磷酸二銨作種肥。
六、病蟲防治
首先對小麥后期害蟲采取“容忍”態度,以保證足夠天故向棉田“喬遷”。可用抗蚜威治蚜,滅幼脲1號治粘蟲。其次棉田盡量不打藥,以免污染即將成熟的小麥。對棉蚜可用3%呋喃丹拌種,沒拌種的,棉蚜、紅蜘蛛危害嚴重時,可選用高效、低毒、低殘留農藥,在相應安全期內施用。采用涂莖、抹心法更安全些。
以上就是有關《小麥棉花種植一體化過程中的配套技術非常關鍵》的全部資料分享,文章內容僅供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文章配圖來自網絡)
既然來了,就留下您的腳印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