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種植技術 > 泡桐短輪伐造林技術
2021
06-15

泡桐短輪伐造林技術

“泡桐短輪伐”系河南農大等單位共同研究的一項技術成果。在泡桐造林三年達到民用檁材的標準(長3.4米,小頭直徑10-15厘米)后全部鋸伐,讓根樁萌生第二代幼苗。

新萌生的幼苗三年后又成第二茬檁材,其標準超過第一代。第三代還采用萌芽更新的方法。這樣。十年可培養三茬檁材,不僅能收到較高的經濟效益,而且能在短期內提供大量民用建材,對緩解木材供需矛盾能起到積極的作用。在此,幫農網就給大家介紹一下實施泡桐輪伐技術需要做好的幾點:

泡桐短輪伐造林技術

一、認真選地

選擇土壤質地不過分粘重、地下水位在2米以下、地面排水良好的地方栽。

二、良種壯苗

一般以豫雜1號、毛白33優良品種為主。苗木應選擇地徑6-8厘米、尖削度大、根系完整、節間較短、皮色深、無嚴重機械損傷和病蟲危害的。地徑與苗高的比例以1:60為宜。造林時要求大坑淺栽加施肥。栽后封土培堆,以防風倒。植穴規格1米見方。每穴施優質農家肥20-50公斤、餅肥2-2.5公斤、磷肥1公斤。定植后每畝追施碳銨0.25公斤。

三、密度合理

泡桐是喜光樹種,造林密度以4×4米、5×5米和5×6米為宜。

泡桐短輪伐造林技術

四、撫育管理

泡桐的撫育管理主要包括人工接干、合理修枝、適時輪伐和施肥灌水等。

五、防治病蟲

對泡桐叢枝病,可采取藥物和機械修除病枝相結合的綜合防治技術;對泡桐的大袋蛾,可采用人工摘除蟲袋和藥物(久效磷等)根部注射相結合的方法及時防治,以有效地控制病蟲危害,確保泡桐健壯生長。

六、留圃造林

泡桐留圃造林群眾叫“座地苗”造林,即在苗圃中,按照一定株行距,選留長勢好的壯苗,其余苗木全部出圃。由于留下的苗木根系未傷,苗木健壯,因而沒有緩苗期,生長旺盛,三年即可成檁材。

泡桐短輪伐造林技術

七、萌芽更新

利用泡桐根樁具有較強萌芽能力的特性,在樹木成材后,齊地面伐去地上部分,留下根樁,使其萌發不定芽,并及時加強管理,選留一個健壯芽作新株,其余除去。此新株因有龐大的根系供給營養,生長十分迅速。

  
  

    既然來了,就留下您的腳印吧!

    你的email不會被公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