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質蜂王培育技術需要掌握哪些流程?在此,幫農網小編就給朋友們講一講優質蜂王培育技術需要掌握的一些關鍵環節,包括優質蜂王培育技術的選擇時間、優質蜂王培育技術的選群育王以及優質蜂王培育技術的培育雄蜂等環節。
一、選擇時間
育王最好是外界蜜粉源充足,蜂群采進蜜粉多的時候。蜂王發育最適溫度為34°C- 35°C,盡量選擇外界氣溫比較穩定,晝夜溫差小的季節進行育王。
三、適時移蟲
為了獲得優質蜂王,可采取復式移蟲。第一次可移1.5-2天的幼蟲,第二次移蟲時,將第一次所移幼蟲,用鑷子輕輕夾掉,不能攪動臺內王漿,然后在鑷走幼蟲的原位移入蟲齡24小時以內的幼蟲。幼蟲越小,哺育蜂對它哺育時間越長、卵巢管數越多,日后產卵力越高。移蟲時應盡量縮短時間,以免幼蟲在外暴露時間過長,影響正常發育。
四、培育雄蜂
要重視雄蜂的培育,選綜合性狀好,優點突出的蜂群來培育雄蜂,堅決克服重母輕父的思想。在移蟲前20天就要給雄蜂培育群加入雄蜂房多的巢脾,讓蜂王產卵繁殖,以保證蜂王交尾期間,有大量處于青春期的雄蜂。對非種用的雄蜂要割去房蓋,防止出生和蜂王交尾。
五、組好交尾群
在復式移蟲后的第十天(即介紹蜂王的前一天),就應組織好交尾群。交尾群必須要有一定數量的哺育蜂,以保證蜂群內溫濕度的調節和對蜂王的飼喂。交尾群除有蜂蜜外,還要有花粉,才能促使工蜂大量泌漿,蜂王得到充足營養,發育才會健壯。給交尾群介紹王臺時,要選擇粗大、外型合適,臺基蠟質厚,臺面有不規則的房基雛形的王臺,過小王臺應剔除。蜂王交尾的當天要進行觀察,防止交尾回巢引起圍王,前功盡棄。蜂王交尾成功后,必須在交尾群產過一代子后,才能介入大群。劣質蜂王應淘汰,以保證蜂王質量。
既然來了,就留下您的腳印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