雁鵝,又名蒼鵝。毛色灰暗,體型大,肉嫩鮮美,是我國古老而又稀有的優良草食性家禽之一。具有適應性強、生長迅速、耐寒、耐粗飼等特點,凡是水草茂盛的地方均可大群飼養。仔鵝飼養70天后,體重一般可達7.5公斤,高的達9~10公斤;11月下旬產蛋,蛋重150~180克。
一、雛鵝
雛鵝出殼后,稱小黑灰鵝,消化能力弱,對冷熱抵抗力差,要精心飼養。
(一)開食:雛鵝孵出后,24小時后即可開食;如果蛋黃吸收不完全,則應推遲到48小時后開食。開食要求和鵝同。
(二)飼養:開食后的雛鵝應喂青精混合飼料,精料以碎米為主。青精料按10:1拌勻后,放在食槽內讓其自由采食。飼喂次數白天不少于4~6次,夜間2~3次。一個月內以圈養為佳,并注意清潔衛生。15~30天的仔鵝,白天可按時就近或在水草邊放牧,夜間補喂細糠和少量碎米,并加入蛋殼粉、骨粉等無機鹽飼料。1個月后采食力增強,可把仔鵝趕到遠處水草豐盛的湖塘邊或小溪流邊放牧。夏天注意防熱,適時飲水,找遮蔭處棲息。當生長到2~2.5公斤左右時,可不加精料,采用粗糠和甘薯切絲拌勻后補充喂養。3個月后即可出售;種鵝,則以放牧為主,粗料補充為輔。
(三)管理:小批量雛鵝用籮筐存放,每筐約8只,夜間加蓋,用蚊帳布或紗布蓋嚴,白天圈養;大批量采用育雛室,分格飼養,防止打堆,每格內放8~10只鵝。室內要通風,溫度保持15~20℃。要保持干燥,墊草要經常翻動,并注意清潔衛生。40天后,仔鵝胸腹部之間羽毛已逐漸長齊,水不易透入胸腹部,抗濕能力較強,可不必墊草,改用細土,可長時間在水中放養。
(四)鵝舍:仔鵝養至1個月后適合大群放牧時,即可把成鵝成群趕入鵝舍。鵝舍應選擇座北向南的平屋。舍內可墊上火燒土或細土。15天翻土1次,2個月清理1次并換上新土。夜間要關閉門窗,防止獸害。
二、種鵝
留種雁鵝,公母宜按1:5搭配。不得與本地鵝混養。產蛋期還要及時補喂精料,每天約250克,并適當搭配無機鹽和蛋白質飼料,其中以魚骨粉最佳。
三、孵化
母鵝抱孵性強,每產15~18個蛋就要開始抱窩。孵化時應注意:每次每只母鵝以孵化10~12枚蛋為好;剛抱窩時要將母鵝加蓋2~3天;種蛋外殼堅硬,在維鵝剛出殼(啄注)時要幫助破殼,把小鵝的頭拉出殼外;在孵化時每天應把母鵝趕出窩,喂點清水和少量谷子,或用甘薯絲拌細糠,待糞便排泄后再讓其入窩。
既然來了,就留下您的腳印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