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有關資料介紹,有養殖戶在養豬的過程中總結了很多經驗,比如“定時、定量、定質、定溫”,那么,是什么意思呢?這是養豬的朋友長期以來在養豬生產實踐中總結出來的寶貴經驗。下面,幫農網就和大家一起分享一下他們的養豬經驗。
一、定時
喂豬不可以今天遲喂,明天早喂:或者今天兩頓,明天三頓。每天應有一定的頓數和固定的時間。這樣就會使豬養成一種固定的習慣,一到時間就想去吃食,并可有規律地分泌消化液,吃食特別香,吃下去以后也容易消化,不愛鬧胃腸病。如果飼喂時間不固定,打亂了它的生活規律,就會引起消化機能的紊亂,時間一長,豬就會消瘦,生長發育停滯。所以一般喂豬有經驗的飼養員,都非常重視定時飼喂。
二、定量
喂豬時饑一頓,飽一頓,同樣會使豬消化不良,增重緩慢,所以對豬的采食量大致摸清以后,應規定一個大體的喂量,是非常必要的。一般以喂后槽內不剩食也不舔槽,豬較安靜的休息則認為是吃飽了。
三、定質
飼料的品種和配合比例不宜變化太大。品種變換時好讓豬的消化機能有一個適應的過程;突然改變,容易使豬食量下降或暴食。老認定一種口味的飼料,是豬的一種本性,群眾所說的“豬吃死食”就是這個意思。
四、定溫
飼料的溫度對豬的健康和增重也有很大的關系。食溫太低,特別是冬季喂冰凍飼料,往往會使豬流產或患胃腸炎,就是對飼料利用來說也不經濟。家畜的體溫主要靠飼料中的碳水化合物和脂肪氧化后產生的熱能來維持,如食溫太低,豬吃了后就要消耗很多的體熱,才能把它升高到與體溫相等的程度,這就無形中浪費了很多飼料。
以上就是有關養豬生產實踐中總結出來的寶貴經驗的全部資料分享,文章內容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文章圖片來自網絡)
既然來了,就留下您的腳印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