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蠅蛆蛋白飼料:近年來,隨著國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養殖業相繼猛增,我國每年單進口秘魯魚粉一項,化費30多億元人民幣。可見我國養殖業動物蛋白的需求量之大。在用蠅蛆蛋白喂產蛋雞和仔豬的試驗中,雞的產蛋率競比喂秘魯魚粉提高19.86%;仔豬體重增加7.78%,而且在試驗期間從未發現過紅白痢,可見蠅蛆蛋白的質量要比秘魯魚粉要好。
蠅蛆蛋白的生產潛力大,而且周期短,在養殖過程中發現家蠅的繁殖力極強:一只雌性蒼蠅一次可產卵1500只左右,在溫度適宜的情況下,一對雌雄家蠅在短短的4個半月可累積每9.6分鐘就增加一倍。這些是今為止一切生產動物蛋白的種類都無法相比的。
蠅蛆蛋白的生產原料易得。當今人工生產的一切蛋白質,都必須依靠土地、糧食等人類必須的資源,從而極大地阻礙了生產的發展。而蠅蛆蛋白的生產原料,主要是工農業生產的有機廢渣,來源豐富、價格低廉,且大部分是廢棄物:如啤酒糟、雞糞、豬糞等。生產蠅蛆蛋白后的殘渣又是高質量的有機肥料,可以說,蠅蛆蛋白的生產少投入、高產出。
蠅蛆蛋白的生產簡單易行,不需要任何防疫措施,不需要現代設備和高大廠房,只要能保持25℃左右的溫度、在民用水電和房屋條件下,投入少量設備即可進行各種規模的生產。不會同其它廠家爭原料、搶市場,不會產生有毒物質,不污染環境。
加工蠅蛆蛋白只要把鮮蛆烘干、粉碎即為優質蛋白粉。每4噸鮮蛆可加工一噸成品蛋白粉,經分析表明,該蛋白粉中氨基酸含量適中、組成合理,具有適口性強、營養均衡和免疫物質豐富等特點。是當今最理想的飼料添加劑,目前任何動物蛋白都無法同它媲美。
二、蠅蛆養殖技術:常見的種蠅有兩種,一種是紅眼綠身較大的蒼蠅(大頭蒼蠅);另一種是家中常見的小家蠅,以前一種為主。兩者均來源于野生,經培育馴化而成。種蠅喂養于蠅棚內,主要喂食紅糖水(1:10),加少量的奶油香精乃該場自配的“催卵素”(淫羊藿等中藥加賴氨酸、蛋氨酸、維生素配制而成),加些酵母粉效果更佳。喂法是在瓷盆中墊塊海綿,將糖水等倒入海綿中即可,海綿塊每天清洗1次。
1、糞料發酵池
用水泥砌成,大小尺寸依生產規模而定,地深50厘米。該場以6個池為1組,因為糞料的發酵一般需6天,每天使用1池,剛好1個周期。氣溫低的地方,糞料發酵的時間要長些,需多建幾個地。
2、種蠅房
種蠅和育蛆同在一房,面積有300多平方米,有較多窗戶,房頂也留數個換氣窗,并裝有換氣扇和風扇。房頂蓋料為瓦料和塑料薄膜,窗戶、換氣窗等與房外相通的地方用紗窗嚴實封好。房內空間拉設有無數條繩子供成蠅歇息,房內還盆栽有許多植物(象草等),用來調節房內空氣和供成蠅歇息雙重功能。
蠅房地面用水泥分隔成面積為2-3平方米的長方形育蛆池,池邊高15-25厘米,池的邊角處埋設有收蛆桶(小塑料桶),桶邊稍高于池底。長大的蠅姐化蛹前,絕大多數都自動爬離糞料堆,沿池邊爬行最終掉入收蛆桶內。育蛆池也可建在室外,只需蓋頂就行。
3、糞料的發酵
糞料配方:①豬糞80%、酒糟10%、米糠或麥麩10%;②豬糞40%-60%、雞糞6O%-40%;③雞(或豬)糞100%;④牛糞30%、豬雞糞60%、米糠或麥麩或五米粉10%;⑤豆腐渣或木薯渣20%-50%、豬雞糞80%-50%。
糞料發酵有兩種方法:一是水發酵法。先在發酵池中加30厘米深的水,加入少量發酵粉和EM(有效微生物)菌液,將糞料倒入并拌勻,用塑料薄膜密封,發酵5-6天即可;二是普通的堆制發酵法。在糞料中加入少量的EM液,控制水分60%-80%,堆制并密封,5-6天(視氣溫定)即可使用。發酵能殺滅糞中的致病菌和寄生蟲卵,還可消除糞料在育蛆房直接發酵產生的有毒有害氣體,以免對成蠅和蛆造成危害。
4、育蛆
將發酵好的糞料調PH至6.5-7.5,送入育蛆池中堆成條狀,在糞料堆表面撒放一層2-3厘米厚的誘集卵物(拌有血的麥麩、屠宰場收集的廢棄新鮮帶表皮的豬毛等),成蠅很快就飛來吃食和產卵,卵經8-12小時孵化成幼蛆,幼蛆吃完集卵物上的營養后,就會自動鉆入糞堆中吃食至長大,長大的蠅蛆一般不在糞料中化蛹而自動爬離,最后都掉入收蛆桶中。養過蠅蛆的殘糞料,經發酵處理后作為養殖蚯蚓的飼料。
據計算,每噸糞料可產鮮姐100公斤-300公斤,100平方米的育蛆房,每天可產20公斤-50公斤鮮蛆。產量的多少與諸多因素有關,如種成蠅的數量,100平方米的蠅房內最好能保持20萬只以上的種蠅;誘集卵物及其配制;育蛆料的養分及其調制,雞糞的產蛆量最高而牛糞最低。氣候因素及飼養管理技術等也影響產蛆量。
既然來了,就留下您的腳印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