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莓,果實呈藍色,表面有一層白色果粉,果肉細膩,味道酸甜,并具有獨特的馨香氣味。藍莓富含多種微量元素和多種維生素,具有增強免疫、延緩衰老等多種保健功效。除鮮食外,藍莓還被廣泛應用于食品和制藥等行業。經濟效益顯著,國內外市場前景十分廣闊。
藍莓栽培在20世紀初始于美國,我國藍莓栽培歷史較短,目前正處于快速發展期,今天,幫農網就和朋友們學習一下藍莓種植技術。學習之前, 先來認識一下藍莓。
特征特性
藍莓屬于杜鵑花科、越橘屬植物,又稱越橘,是多年生灌木。
根據不同品種,樹高從40厘米到240厘米不等,每叢有5~12個主枝,每年不斷抽生新枝,每個主枝可保留3~5個結果枝。藍莓樹的主枝在3~5年時,結果能力最強, 6年以后結果能力減弱,需要更新。藍莓的葉片為橢圓形或長卵圓形。葉片互生,葉長從0.7~8厘米不等,因品種不同而有別。花為兩性花,乳白色或粉紅色,形如鐘狀,有清香氣味。花期為7~15天不等。果實形狀為圓形或扁圓形,呈深藍色或亮藍色,單果重0.5克~ 2.5克。種核極小,可食率幾乎為百分之百。
藍莓是淺根、喜光植物,根系多是須根,沒有粗大的主根。適合在土質疏松、土壤有機質豐富的土壤中生長。藍莓喜弱酸性土壤,最適合土壤的pH值在4.5~5.5之間。此外,藍莓有一個特殊的習性:就是在夏季氣溫高于30攝氏度和冬季氣溫低于15攝氏度時,藍莓樹幾乎停止生長,進入休眠狀態。
在遼寧大連地區,露地藍莓多在4月中旬萌芽展葉,5月上中旬開花,6月下旬至7月中旬成熟采收,11月份進入越冬階段。藍莓定植第2年有極少量結果,形不成產量,定植第3年進入結果期,之后產量逐年遞增,第5、6年進入豐產期,豐產期內平均畝產為1000~1500千克。 經濟壽命長達50年以上。
適種地區:藍莓品種繁多,根據樹形特征、生態特性及果實特點,可將藍莓簡單分為矮叢藍莓、半高叢藍莓、高叢藍莓和兔眼藍莓四大類型。
在我國,黑龍江、吉林、遼寧、山東、江蘇、上海、安徽、浙江、重慶、四川、貴州等省區都可以大面積發展藍莓種植業。藍莓品種雖多,但在種植管理上都大同小異。這里,我們就以北高叢藍莓在遼寧大連地區為例,來介紹藍莓的種植技術。
藍莓育苗技術
藍莓常用的育苗方法是扦插育苗和組培育苗兩種。
扦插育苗的方法與其他樹種的做法相似,技術要點比較熟悉,這里不做過多介紹。
組培育苗
是通過特殊的組織培養液或者培養基,對離體植物的組織或細胞,在人工調控環境下進行培養繁育,獲得完整植株的技術過程。是規模化育苗的發展方向。
藍莓組培苗經過生根及缽內培養,長到20~30厘米高后,成為商品苗。這部分工作必須在實驗室和專業大棚內,由專業技術人員完成,不做過多介紹。我們種植戶的工作通常是從買回缽生商品苗開始的。首先,要將缽苗移栽到自家的育苗地里,培養成大苗后再去定植。這樣可大大提高前期土地利用率,減少前期投入。
缽苗移栽大多在春天土壤解凍后進行。育苗地,要選擇在背風向陽、土質疏松,土壤肥力好的壤土地塊。每畝地可施入腐熟的有機肥約2000千克,之后進行旋耕,整平,以行距25~30厘米開溝,溝深約15厘米,并在溝內撒入5%辛硫磷顆粒藥劑,預防地下害蟲。用量為每畝2~3千克即可。之后,將缽苗脫缽,按約20厘米的株距移栽到大田里,栽植深度為莖基部比地表低1-2厘米左右。一般每畝地可移栽8000~10000株。注意,栽好后澆透水。
幼苗管理
藍莓幼苗移栽后,春夏季節要注意除草,除草最好人工除草,不可使用除草劑。并在6月底進行施肥,可按每株10克用量施入硫酸銨,肥后配合澆水。夏末秋初要對苗木進行修剪,可將苗木20厘米以上的部分剪去,促進苗木分枝,入冬前,山東北部及以北地區,露地移栽的藍莓幼苗,要注意防寒。一般采用薄膜草簾覆蓋等方法。
移栽第二年春季,隨幼苗植株生長,要進行間苗移栽,移栽后的合理密度為每畝2000~3000株。同時,要對苗木進行再次修剪。修剪時,在40厘米左右高度剪枝,促進樹體分枝。同時要及時剪除細弱枝。注意,這次修剪工作要在5月份之前完成。為促進苗木生長,春秋兩季要進行施肥。春季施肥可以選用硫酸銨或硫酸鉀型復合肥,以每株10~20克用量淺溝施入,之后覆土,澆水。
秋季施肥可以選用腐熟好的農家肥,以每畝2000~3000千克用量施入。之后在秋季防寒前澆一次透水。11月份之前,依然要做好防寒工作。這樣,經過2-3年的培養,藍莓樹苗長勢茁壯,有3~5個分枝,樹高在80厘米以上,樹姿良好,是優質的藍莓樹苗了。有了優質的藍莓樹苗就可以建園定植了。
選址建園
藍莓是一次種植,多年收獲的樹種,所以,園地選擇要有長遠考慮。首先,藍莓園要選擇建在排水良好,無遮擋物的平地或緩坡地上。山地種植,最好選在淺山區、陽坡。注意,低洼地、濕地,鹽堿地,荒漠沙化地不能種植藍莓。
園內土壤最好是通透性良好的沙質壤土,土壤有機質含量在12%~15%之間最利于藍莓生長。建園時還要注意,藍莓種植需要有充足的水源。可以選用地表池塘水、水庫水,或者配置蓄水池、機井等。
由于藍莓生長對鹽分敏感,所以要對園地灌溉用水的水質進行檢測,水中鹽分高于千分之一的水不能使用。
整地
藍莓定植后的生長壽命可長達50年以上,所以定植前的整地工作要認真進行。最好提前一年進行深翻。深翻時,按每畝2000千克用量施入腐熟有機肥。深翻深度以40-50厘米為好,有利于以后藍莓的根系發育。對于土壤pH值大于5.6的地塊,深翻時還需要加入適量硫磺粉來調整土壤酸性。土壤pH值小于4.5的地塊,則加入適量石灰。注意,硫磺粉或石灰的用量要根據土壤結構狀況和實際pH值,請專家測算之后適量加入。深翻后清除石塊、草根、硬木塊等雜物。再把地塊耙平。并按東西或南北行向,做成高40厘米,寬約1米的壟,行距為2米。
定植技術
藍莓定植分為春栽和秋栽,春栽必須在樹苗萌動之前完成。秋栽,則要在樹苗已經休眠后開始。遼寧地區一般在10月中旬進行。定植時,在垅上開定植穴,定植穴長、寬、深各40厘米,穴間距約為1米。在土壤粘性大的地塊,穴內放入四分之三的腐熟有機物,有機物可以是松針、木屑、稻殼等。并加入有機肥約1千克、氮磷鉀復合肥約30克做底肥。在含沙量較高的地塊,則要放入同樣體積的草炭土來替代有機物,草炭土可中和土壤沙性,提高土壤有機質含量。把穴內各種填充物與原土混拌均勻,之后將藍莓苗放入定植穴內,苗木帶土坨定植是最好的。注意要讓根系保持舒展,注意提苗,避免窩根,埋土到根莖與地表平齊,之后踏實表土,并做好樹盤。栽后要澆透定根水。
注意,第二天要再補澆一次,保證定植穴內土壤中的水分均勻滲透。定植密度一般以每畝定植約330株為好。
配置授粉樹
藍莓是自花授粉植物,但是配置授粉樹可以提高果實品質和產量。授粉樹通常選用豐產性強、口感良好且與主栽品種花期相近或略早的藍莓品種。主栽品種與授粉樹品種的配置比例約為5∶1。定植時,授粉樹在園中應均勻分布。
栽后管理
藍莓苗定植之后的兩周左右時間為緩苗期,這段時期內,水分的管理是提高成活率和促進藍莓苗生長的最主要因素,要小水勤澆,保持土壤濕潤。土壤相對濕度在60%左右為好。秋季定植后的藍莓幼樹,在上凍之前要進行越冬防寒工作。大連地區通常要在11月份之前做好防寒。可以采用直接埋土的方法。操做時,要順壟埋土。先在每叢藍莓一側,橫向培起高約10厘米的土枕。然后把藍莓灌叢的枝條攏起,按順壟方向,向土枕彎下, 之后覆蓋土層,一般土層厚13-15厘米為好。保證藍莓幼樹不受凍害,安全越冬。
露地藍莓管理技術
幼樹期管理
定植第二年春天,當大地基本解凍時,大連地區大約在4月中下旬,就可以去除防寒。之后對樹體根部進行培土和整畦。去除防寒后的主要工作是對藍莓幼樹進行修剪。 剪除傷殘枝、水平枝、細弱枝。并將形成的花芽全部去除, 盡量不讓其結果。幼樹期管理的另一項重要工作是有機物覆蓋。有機物覆蓋可有效抑制園內雜草生長,增加土壤有機質含量、保持土壤墑情,在酷夏季節,還能降低地溫。是保證藍莓高產、穩產必不可少的技術要點。覆蓋物可以使用玉米秸稈、鋸末、松針、稻殼。種植戶可以就地取材。一般,覆蓋厚度保持10厘米左右,隨有機物的腐爛,以后每年再繼續添加。
藍莓的幼樹期是指從藍莓定植后到可以采摘前的這段時期,如果管理得當,通常為一年時間,幼樹期的中心任務就是養樹。藍莓幼樹處于旺盛生長階段,土壤相對濕度要控制在60%左右。5月下旬,為了強壯藍莓幼樹長勢,可以追肥。有條件,最好根據土壤中營養元素的測定結果科學施肥。藍莓正常生長需要的土壤中全氮含量為0.1-0.2%,低于該含量時,可按每株50~100克的用量施用硫酸銨。高于該含量時,可施入同量的磷酸二氫鉀。在距樹體20厘米處,挖20厘米深的穴,施后覆土。
一般在7月中旬之前,對藍莓幼樹進行夏季修剪。這次夏剪非常重要,它決定著來年的產量及以后藍莓樹的長期整體長勢。修剪時,首先是對具體樹形進行規范,一般保留5~8個主枝,并對個別強旺枝進行短截,促使其多發分枝。要疏掉幼樹基部的水平枝、病弱枝、過密枝,盡量擴大樹冠,保持樹勢,更利于提高今后產量。為保證營養供給,在7月底前要適當追肥。一般在距樹體20-30厘米處挖20厘米深的穴,可按每株1~2千克的用量施入腐熟有機肥,施后覆土。接下來的幾個月,藍莓樹體會有明顯增長。當天氣變冷時,依然采用埋土方法進行防寒。
結果期管理
冬去春來,去除防寒后,定植第三年的藍莓樹將大量開花結果,也就進入了藍莓樹的結果期管理。藍莓成樹在春剪時,根據品種和樹勢決定其負載量,然后剪除多余花芽,同時疏除殘損枝、細弱枝、過密枝,適當短截旺枝。春剪之后,施用促芽促花肥,按每株1千克用量,施入腐熟有機肥,多采用淺溝施入,施后覆土。一般在5月初,藍莓園內就花香一片了。為保證種植園內授粉座果率與果實質量,除了合理的配置授粉樹外,在園內放置蜂箱,也是個輔助授粉的好辦法。一般可按每1.5畝放一箱蜂的比例放置在園地中部。同時,開花期間應該進行疏花作業。
疏花包括去除生長位置過低的結果枝,細弱枝和過密結果枝。花穗過多的結果枝上去掉長勢弱和過密的花穗,保留2~4個花穗。每個花穗中,去除過密過小的穗軸和一些過密及較晚的花朵,使每簇花穗保留10個以下花朵為好。留花量不可過大。開花一周左右時間后便會陸續座果。 一般在5月中下旬,為促進果實初期正常生長,要施一次壯果肥。可按每株約3千克用量施入腐熟有機肥。隨著果實膨大,藍莓樹體需水量大增,土壤相對濕度低于50%時,要進行澆水灌溉。果實一天一天的成熟,即將進入藍莓的采收期了。
采收期管理
遼寧地區所種植藍莓品種的采收期多在6月下旬到7月中下旬期間。
采收前管理
為保證藍莓果實品質,采前管理也很重要。采收之前的兩周內盡量少澆水。水分過大,會影響藍莓果實含糖量,或者造成裂果現象,從而影響其口感和耐儲性。采摘用具必須提前清洗、消毒、晾干。
采收
當藍莓果色變藍,顏色加重時,收獲的時候也就到了。供鮮食的藍莓,最好還是人工采摘。工作之前,工人必須嚴格洗手。要選擇整個果實呈深藍色,果蒂部分基本變藍的藍莓采摘。采摘時不要反復觸摸果實,盡量保證果粉的完整。 它對果實的商品性可是有著重要作用呢。
果實處理
采下的藍莓鮮果,要放到陰涼處。可以在地頭搭遮蔭棚。但是要盡量縮短地頭存放時間,盡快送入分檢室。分檢室內的溫度保持在12—15攝氏度, 1個小時后再進行分檢。分檢人員在工作前穿好工作服,帶好帽子,嚴格洗手后,將果子按規定分級。
分級標準為:果實直徑在1.8厘米以上的為特級果、1.5-1.7厘米的為一級果、1.2-1.4厘米之間的為二級果、其余小果、破損果為級外果。級外果不再做為鮮果出售,將分好級后的藍莓鮮果按標準稱重,裝箱之后就可以出售或暫時放入儲藏室。儲藏室內的溫度保持在0—1攝氏度。
采后管理
采收之后的藍莓園,還有一些工作是不容忽視的。首先,要對整個樹體進行夏季修剪。要對藍莓灌叢內部6年生以上已經衰退的主枝從基部剪除。 對生長空間相互影響的主枝去弱留強。疏除或短截長勢過旺的枝條。對基生枝進行整理,過密枝,水平枝,弱小枝,病枝都要剪除。同時要剪除當年的結果枝上采果后的空枝。要使整個樹體的枝條,高低錯落有致,樹形均勻。有利于樹體的通風透光。這次夏剪是保證來年結果量的關鍵技術。
藍莓在夏秋季還有一段時間的旺盛生長,所以要對采果后的藍莓樹進行養分補充,一般是在垅上開溝,深20厘米,寬15厘米。最好施農家肥。施肥用量按每株施入腐熟農家肥2~4千克。將肥撒入溝內,回土蓋好。在藍莓種植過程中,如果水肥控制合理、整枝修剪得當,一般不會發生病害。但會發生不同程度的金龜子及幼蟲,果蠅幼蟲等蟲害,可人工捕捉或在園中懸掛滅蟲燈。進入豐產期后的藍莓樹在冬季里依然需要做防寒處理。
既然來了,就留下您的腳印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