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粱發生長蝽蟲害怎么辦?高粱長蝽又名高粱狹長蝽,分布在我國大部分地區,主要寄生在高粱、小麥、水稻等禾本科植物上,以成、幼蟲為害,吸收植株汁液,導致葉片發黃,生長緩慢。那么,高粱發生長蝽蟲害怎么防治呢?在此,幫農網就和大家一起來了解一下。
一、發生癥狀
它以成、幼蟲為害,成蟲一般在5-6月為害,幼蟲一般在4月和7月危害,幼蟲在孵化后會聚集在葉片,不斷的吸食葉肉組織的汁液。幼蟲的吸食量較少,成蟲的吸食量大,會在短時間內在葉片上形成一個枯斑,隨著枯斑的面積越來越大,葉片會逐漸枯黃而死,導致植株生長緩慢,嚴重時會缺水而死,危害極大。
二、發生規律
它一年可生兩代,成蟲在地下莖、葉鞘處或表土下越冬,待春季溫度回升后,開始復蘇,在4月上旬時開始產卵,直至5月上旬為產卵盛期,5月上旬開始分化,第一代幼蟲出現,一月左右即可生長為成蟲。成蟲在6月下旬交配產卵,在7月時即可出現第二代幼蟲,在9月時第二代成蟲開始越冬,如此反復。
三、防治方法
防治高粱長蝽要物理防治結合化學防治,首先在種植前要清理田間,將去年的病殘株清理干凈,將土壤深翻,利用太陽殺死越冬成蟲,減少蟲源。在第一代幼蟲發生時,可以噴灑80%敵敵畏乳油900-1000倍液或90%晶體敵百蟲700倍液,每畝噴灑藥液75公斤,效果較好。
以上就是有關高高粱發生長蝽蟲害怎么辦的全部內容介紹,文章僅供種植高粱的朋友們參考,希望大家每年都能有一個好的收成,更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想了解更多種植和養殖相關的知識,敬請持續關注幫農網。(圖片來自網絡)
既然來了,就留下您的腳印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