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種植技術(shù) > 天南星種植技術(shù)以及病蟲害防治方法
2023
08-29

天南星種植技術(shù)以及病蟲害防治方法

怎樣種植天南星?天南星別名掌葉半夏,虎掌南星、異葉天南星。它以塊莖供藥用,具有祛風定驚、化痰散結(jié)的功能。生天南星有毒,中毒時可致舌、喉發(fā)癢后腫大,嚴重時窒息而死。輕者可用醋、濃茶、蛋清解毒。近年來,由于野生資源漸少,一直是緊俏中藥材之一。下面,幫農(nóng)網(wǎng)就給大家介紹一下天南星種植技術(shù)以及病蟲害防治方法。

天南星種植技術(shù)以及病蟲害防治方法

一、形態(tài)特征和生長習性

多年生草本,高30~50厘米。塊莖扁球形,直徑2~5厘米,黃褐色。葉出自塊莖頂端,葉柄纖細,長約30厘米,葉片掌狀分裂,種子緊殖第一年只生1片小葉,2、3年后小葉片數(shù)目逐漸增多。花序肉穗狀,包于鞘狀大苞片內(nèi),花序梗先端呈長尾狀,伸于苞片外面、雌雄異株,花期5~6月,果期7~8月,漿果卵圓形。

野生天南星多生長于山谷或林下比較陰濕的環(huán)境。人工栽培宜在樹蔭下選擇濕潤、疏松、肥沃的輕質(zhì)土的環(huán)境。塊莖不耐凍,但由種子萌發(fā)的當年實生苗比較耐寒,在地里覆蓋既肥后可以越冬。

二、繁殖方法

1.種子繁殖用當年新收的種子。8月上旬播種,在已施肥整地的畦內(nèi),按10~20厘米行距劃出淺溝,播入種子,覆土澆水,6~10天后即可全苗。冬季用既肥覆蓋畦面。翌年春季幼苗出土后,當苗高6~9厘米時,按株距12~15厘米定苗。多余的幼苗可另行移栽。

天南星種植技術(shù)以及病蟲害防治方法

2.塊莖繁殖9~10月收獲塊莖后,選擇無病蟲害的中、小塊莖,晾干后置地窖(深1.5米,大小可根據(jù)塊莖多少定)內(nèi)貯藏。窖內(nèi)溫度以5~10℃為宜。一般于翌年3~4月栽種,在施過基肥整好的畦面上,按株距14~16厘米挖深4~6厘米的穴,將芽頭向上,放入穴內(nèi),每穴1塊,然后覆土,若天旱,澆1次透水,約半月左右即可出苗。每畝需大塊莖50~60公斤,小塊莖80~90公斤。大塊莖作種栽,可以縱切兩半或數(shù)塊,只要每塊有1個健壯的芽頭就行。

三、田間管理

天南星喜陰濕,栽后宜保持土壤濕潤,應(yīng)少澆勤澆。www.dy1099.com雨季要注意排水,防止淹澇。7月下旬苗高15~20厘米時,每畝可追施人糞尿500公斤,8月下旬結(jié)合松土除草,每畝追施尿素10~20公斤和適量磷肥。5~6月當肉穗狀花序從鞘狀苞片內(nèi)抽出時,除留種地外,應(yīng)及時剪除,以減少養(yǎng)分消耗,有利于增產(chǎn)。

四、間套作

栽后頭兩年生長較緩慢,在畦埂上按株距30厘米間作玉米或豆類。

五、病蟲害防治

天南星病毒病,葉片呈花葉狀或卷曲皺縮不良,可用植病靈配合赤霉素防治。發(fā)現(xiàn)紅天蛾幼蟲危害葉片,可在幼齡時噴90%敵百蟲800倍液防治。紅蜘蛛一般在5月開始危害,可用甲胺磷或氯化樂果1000倍液防治。

天南星種植技術(shù)以及病蟲害防治方法

六、收獲

9月上旬至10月上旬收獲。選晴天挖取塊莖,去掉泥土、殘莖和須根,然后裝于筐內(nèi),置于流水中,用大掃帚反復刷洗去外皮,洗凈雜質(zhì),對未除凈的再用竹刀刮凈。最后用硫黃熏蒸(以熏透心為度),使之成為白色。100公斤塊莖,需用0.5公斤硫黃。加工天南星時,操作時應(yīng)帶手套和口罩,避兔接觸皮膚,以免中毒。一般畝產(chǎn)干貨250~300公斤,折干率為30%。

以上就是有關(guān)天南星種植技術(shù)以及病蟲害防治方法全部資料分享,文章內(nèi)容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文章配圖來自網(wǎng)絡(luò))

  
  

    既然來了,就留下您的腳印吧!

    你的email不會被公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