藜麥種植需要掌握哪些技術?藜麥作為我國新興的糧食作物,在市場上非常受歡迎。藜麥含有非常豐富的蛋白質,也是唯一一種全蛋白的谷物,現在藜麥的需求越來越大,很多朋友也認準了藜麥的種植前景。開始著手規模種植,不過也不知道該怎么下手,那么,藜麥種植需要掌握哪些技術呢?下面,幫農網就為大家帶來了藜麥的種植技術,一起來學習一下。
一、選地整地
藜麥的對土壤的適應能力比較強,但是想要種植出高產的藜麥,還是需要將種植地選擇在向陽背風,通透性強、土壤肥沃,排灌性好的地塊。種植藜麥絕對不能連作,否則將會發生各種病蟲害,雜草橫生。藜麥的麥粒比較小,種子頂土能力差,所以要做好整地工作,在整地的時候要檢查土壤中是否有前茬作物的殘留物,及時清理。整地后將底肥施足,底肥可使用充分腐熟的農家肥,提高土壤肥力,促進藜麥種子發芽出苗。
二、適時播種
在播種的時候要選擇正確的時候,不可過早過晚,在南方地區播種應選擇春末,播種過早的話溫度較低,容易抑制種子的發芽,并且幼苗可能會遭受春寒凍害。過晚播種會延遲藜麥的采收時間,并且幼苗可能會因為夏季溫度過高而導致無法生長。播種時注意土壤墑情,根據墑情控制好播種深度,通透過深過淺都會對藜麥的生長造成一定影響。播種深度不可超過3藜麥,超過3厘米,種子無法頂土出苗,但是播種過淺的話會加劇藜麥的倒伏現象。
三、查苗間苗
在播完種成功出苗后要做好查苗工作,為了保證藜麥的產量,應該及時補苗。當幼苗長至15厘米左右時,要適當間苗,保證每株藜麥都有充分的生長空間,可以將留苗數量增加,保證在全苗的狀態。在藜麥幼苗期的時候要防止雜草橫生,適當除草有利于幼苗得生長,保證充足的營養。后期根據藜麥生長情況,及時中耕培土,當藜麥高度達到大腿時,再次進行除草工作,防止奪取藜麥生長所需營養。
四、適時采收
采收時間也有一定的要求,我們要根據藜麥植株及麥粒的情況而定,當藜麥成熟之后,谷穗完全變黃,葉片枯黃掉落。麥粒飽滿堅硬,這時便可采收了。采收時間不宜過晚過早,過早采收,麥粒沒有完全成熟,容易霉變,導致產量下降。采收過晚的話又容易出現倒伏現象,麥粒大量落入麥田,從而導致產量與質量嚴重受損。在采收的時候避免陰雨天氣,麥粒遇水不易貯藏,容易引發病蟲害。
以上就是有關對藜麥種植技術的簡單介紹,藜麥雖然不是我國的傳統糧食作物。但是作為一種營養價值極高的糧食,并且隨著市場需求的不斷增加,其種植面積也越來越廣。藜麥的田間管理是非常重要的,所以,大家一定要有一個正確的種植技術。本文僅供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圖片來自網絡)
既然來了,就留下您的腳印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