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養殖技術 > 養豬技術和經驗——提高仔豬成活率的方法
2021
02-01

養豬技術和經驗——提高仔豬成活率的方法

怎樣提高仔豬成活率?仔豬的飼養管理需要注意什么問題?在養豬過程中,仔豬死亡會造成很大的經濟損失,直接威協著商品豬的發展和豬肉產量的增加。為了幫助養豬戶減少胎兒死亡,增加仔豬育成頭數,在此,幫農網小編根據有關養豬科學研究和生產實踐經驗,把提高仔豬成活率概括為五點,并分別簡述如下:

1、做好母豬保胎工作

首先要把握母豬妊娠期兩端的日糧營養水平,做到妊娠前期的基礎日糧,每公斤飼料含有消化能2.2兆卡,粗蛋白質12%,粗脂肪2%,粗纖維12%,鈣0.8%,磷0.6%,食鹽0.6%,賴氨酸3克,蛋氨酸1.5克,蘇氨酸2.5克,并要添加膽堿、葉酸每頭每天50~80毫克,日采食量2公斤。精料與青料的比例為2:1。堅決不喂霉爛、變質、有毒的飼料,就可保住受精卵正常發育。妊娠后期的基礎日糧,依次為2.6兆卡、14%、2.5%、10%、0.85%、0.65%、0.6%、3.5克、1.8克和3克,日給精料增至3~3.6公斤,青料減至0.5~0.75公斤,以免胎兒需要的營養不夠而中途死亡。

養豬技術

2、掌握母豬產仔間隔時間

仔豬從子宮前端至產出體外,要通過2米多長的產道,多數仔豬的臍帶拉伸、擠壓容易破裂,在5分鐘內不能產出并開始呼吸,就有死亡危險;少數仔豬的臍雖未破裂,由于后肢先出,前肢后出,口鼻朝著陰戶,也易被羊水窒息死亡。因此,如母豬產仔間隔時間超過20分鐘,就要注射催產素,促進胎盤收縮,加速產出仔豬。如果間隔1小時仍未產出仔豬,就要獸醫員進行人工助產。否則,胎內仔豬有閉死的危險。

3、新生仔豬要吃到初奶

因為初奶比常奶含有較多的脂肪、蛋白質和免疫球蛋白。據測定100毫升初奶含有免疫球蛋白5-10.5克,常奶每100毫升只含免疫球蛋白0.2-0.6克。而仔豬生后第一天每公斤體重要攝入8-10克,才能預防病菌侵人。如果母豬產后無奶,應該喂催奶藥(當歸100克、木通50克、鮮柳樹皮500克混合煎水)或注射催產素,每天3次,緩解奶房壓力,恢復泌乳性能,使新生仔豬吃到初奶,就有免除饑餓和產生抗體抑制疾病的效果。

4、填料可促進仔豬早吃料

仔豬生后7天,要開始做填料工作。其方法是:先把2/3乳豬全價料(飼料公司有賣)與1/3白糖混合,再用涼開水拌成糊狀,然后捉起仔豬用兩腿夾住它的后臀,一手固定口腔,另一手拿小匙挑起糊狀料,涂在舌頭上,仔豬感覺甜味,就會細嚼吞下。第一天填料按早、中、晚各1次,3天后它會自動吃顆粒料。據觀察,經填料的仔豬比未填料的要提早半月吃混合料,40日齡斷乳體重均在10公斤以上,雙月個體重在20公斤左右。

養豬技術

5、注射三針預防仔豬疾病

農戶飼養的母豬,由于日糧營養成分不完全,加上分娩欄地面、母豬身軀產后未洗刷消毒,仔豬容易感染疾病。因此應在仔豬生后2天內注射3針:第1針于生后12小時,每頭肌注六甲氧碳胺嘧啶2毫升或用注射器吸取藥液,拔掉針頭,往仔豬口腔注人藥液,預防拉黃、白痢;第2針于生后36小時,每頭豬肌注鐵鈷液2毫升,防止貧血;第3針于生后48小時,每頭豬肌注0.1%亞硒酸鈉1毫升和維生素E1毫升,控制白肌病或水腫病,就可確促仔豬在3周齡內頭頭成活,只只健康。

  
  

 有 1 條評論

  1. jianbei 說:
    這兩年養豬的遇到的好機遇,堅持的基本都賺到錢了,有句話說得好:風雨之后現彩虹!
  2. 既然來了,就留下您的腳印吧!

    你的email不會被公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