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養殖技術 > 大閘蟹養殖技術?和大閘蟹養殖的育肥技術要點
2019
10-02

大閘蟹養殖技術?和大閘蟹養殖的育肥技術要點

中華絨螯蟹為日本絨螯蟹中華亞種,又名河蟹、大閘蟹,是我國傳統的水產珍品。在此,幫農網小編就給朋友們講一講大閘蟹養殖技術和大閘蟹養殖的育肥技術要點。

大閘蟹養殖技術和大閘蟹養殖的育肥技術要點

一、大閘蟹養殖技術

1、投苗準備

用拉網攔住防逃,殺菌消毒清塘時,清除過多的淤泥,只留淤泥10厘米左右,用生石灰全池潑灑,每畝用量200—250公斤,以達到徹底的清塘消毒,除雜除野,殺滅病菌,改善底質的目的。藥后7天,即過水1次,以排除污物 ,然后曬塘3—5天后加水。

2、種好水草

養殖大閘蟹,首先要種好水草,水草是大閘蟹的天然餌料之一,并能起到良好的凈化水質的作用,而且是大閘蟹棲息、躲避敵害的場所。主要以藻類為主。也可放入適量田螺。

3、合理放養

投放前要對蟹苗消毒,按大小均勻分開,投放時用圍網投放在水域內,讓蟹適應環境1個月后才能撤掉圍網。一般蟹種放養要做到“三適”,“一暫養”原則。即適當密度,適時放養,適中規格與先暫養后放養。放養時水不能太深,以1.5—2米為宜;溫度在20—25度最合適。

4、放養密度

在水草豐茂、水質清新的環境下,一般每畝投放規格為300只左右,這樣使大閘蟹有一個充足的生活、生長空間。蟹種放養時間一般在每年的2月底至3月份為宜,若放種過早,則越冬傷亡較重,過遲水溫上升,部份河蟹蛻殼,將影響下塘成活率。

大閘蟹養殖技術和大閘蟹養殖的育肥技術要點

5、日常巡塘

早上巡塘主要是檢查有無殘餌,以便安排好當天的餌料;中午巡塘主要是測水溫,觀察水色狀況和池水變化;傍晚和夜間巡塘主要是觀察河蟹的活動情況和吃食情況,發現問題及時采取措施。

二、大閘蟹養殖的育肥技術要點

1、水質調控

當蟹池水溫逐漸下降并穩定在28℃以下時,及時調整水位,水深平均掌握在1~1.2米,調節好水質,保持透明度在35~40米。透明度小于25厘米,換水20厘米,排出底部老水,注入新水,注水后施放微生物制劑和底質改良劑,使池塘水質肥、活、嫩、爽;透明度大于40厘米,適量施放生物有機肥和微生物制劑,培育水質。一般每10天使用微生物制劑1次,至10月底結束。

2、科學投飼

根據氣溫變化和大閘蟹長勢適時投喂動物性餌料如小魚、全價顆粒飼料,達到催肥增重的目的。應以動物性飼料為主,育肥大閘蟹,提高上市規格。新鮮小雜魚或冰鮮魚等動物性飼料投喂量占60%,煮熟玉米、黃豆,南瓜等植物性飼料投喂量占40%。10月上旬日投喂量為大閘蟹體重的8%(以投喂后2小時吃完為準),10月中旬至11月中旬日投喂量為大閘蟹體重45%。

3、水草護養

保持水草覆蓋率60%左右。水草過密,覆蓋率超過60%,在過密的水草中打條水道,水草寬5米,水道寬2米。水草過稀,覆蓋率低于30%,移植水花生,空心菜、浮萍等,使大閘蟹有一個良好的生長棲息場所。

大閘蟹養殖技術和大閘蟹養殖的育肥技術要點

4、預防疫病

以預防為主,治療為輔,采用內服與外用藥物相結合的預防方法,建議滅菌消毒藥和殺纖毛蟲藥各用一次,同時每月在飼料中添加大蒜素等拌飼投喂,連喂35天,使大閘蟹健康生長。

5、堅持巡塘

及時撲滅、驅趕生物敵害,以防鳥類吃食剛脫殼的軟蟹,做好疾病的預防工作。

  
  

 有 1 條評論

  1. hepaizi 說:
    前幾天吃一次大閘蟹,果然不錯,但沒想到養殖大閘蟹還需要這么多養殖技術和養殖技巧。
  2. 既然來了,就留下您的腳印吧!

    你的email不會被公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