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養殖技術 > 獅頭鵝的飼養及管理|附獅頭鵝圖片供參考
2021
07-10

獅頭鵝的飼養及管理|附獅頭鵝圖片供參考

獅頭鵝是我國體型最大的鵝種,也是世界上大型鵝種之一。它以體軀碩大,氣概軒昂,頭深廣,額和臉側有較大肉瘤,形似獅頭而得名。獅頭鵝原產于廣東省,現在全國不少地方都有飼養。

獅頭鵝行動遲鈍,覓食能力較差。但耐粗飼,食量大,生長快。70日齡仔鵝體重可達5-7公斤,生長旺盛期間,每天可長150-200克。成年公鵝體重10-12公斤,高的可達15公斤;母鵝體重9-10公斤,高的可達13公斤。成鵝屠宰率平均為72.3%。母鵝一般飼養7-8月齡就可開產,年產蛋25-35枚,蛋重200克左右。在此,幫農網將獅頭鵝養殖技術介紹如下,同時附上獅頭鵝圖片供參考。

獅頭鵝的飼養及管理|附獅頭鵝圖片供參考

一、雛鵝的飼養管理

(一)錐鵝的飼養

雛鵝一般以出殼后24-36小時開食為好。開食前可先喂些水以增進食欲。1-3天內,白天喂4-5次,夜間喂2次,每次喂到七八成飽。5-10日齡的雛鵝,消化能力增強,可逐漸增喂次數,白天喂6次,夜間喂2次。日糧配合:米飯與混合飼料20-30%,青料70-80%。另外,日糧中應給予骨粉2-3%、貝殼粉0.5%,食鹽0.3%等礦物質飼料。11-20日齡的雛鵝,以喂青料為主,精料與青料的搭配比例為1:4-8。此時期雛鵝已能放牧吃草,飼喂次數可減至白天4-5次,夜間1次。21-30日齡的雛鵝,體質增強,消化力提高,精料與青料的搭配比例為1:9-12,白天喂2-3次,夜間喂1次,并可逐漸延長放牧時間。

(二)雛鵝的管理

由于雛鵝適應外界環境的能力不強,因此除應精心喂養外,還要特別注意加強保溫、保濕等方面的管理。具體要求如下:

1、保溫

一般出殼后要保溫2-一3周。目前農村多用自體供溫與人工供溫相結合的方法。不同日齡的雛鵝所需的溫度不同,1-5日齡時要求維持在27-28℃;6-10日齡時為23-24℃;11-17日齡時為19-20℃;18-24日齡時為15-16℃。

2、防濕

育雛室的窗門不宜密閉,要注意通風透光,室內相對濕度以維持在60—65%為宜,室內不宜放置濕物,水槽中的水切勿外溢,以保持地面干燥。

獅頭鵝的飼養及管理|附獅頭鵝圖片供參考

3、分群

雛鵝可采用地面分格墊草圈養,將育雛室分為若干小間,每小間飼養30-50只。

4、清潔衛生和防鼠

經常打掃地面和更換墊草。育雛室晚上要點燈,以便觀察雛鵝的動靜和防止鼠害。

5、隔離

在日常管理中如發現體質瘦弱、行動遲緩、食欲不振、排糞異常的雛鵝,應馬上隔離飼養和治療。

二、成年鵝的飼養管理

(一)成年鵝的飼養

成年鵝可采取以喂青料或放牧為主、補料為輔的飼養方式。成年鵝生長發育快,食欲旺盛,可整天放牧,同時適當補料。每只鵝一天約采食青料1.5-2.5公斤,補喂混合精料0.8-1公斤。補料次數:30-50日齡,每晝夜喂5-6次;51-80日齡,每晝夜喂3-4次。在日糧中應給予3-4%的骨粉或貝殼粉和0.3%的食鹽。

(二)成年鵝的管理

1、當氣候暖和、天氣晴朗時可進行全日放牧,中午在牧地補料,若天熱日光猛烈,可上午提前放牧,10時左右收牧補料;下午3時出牧,晚上6時收牧回舍補料。

獅頭鵝的飼養及管理|附獅頭鵝圖片供參考

2、放牧前后要清點只數,檢查鵝群的采食與健康狀況,如發現病弱鵝,應立即隔離治療。

3、放牧時以60-100只為一群,將鵝群趕到牧地,在途中應慢慢行走,不可聚集成堆,也不要讓鵝群曝曬或雨淋。

4、進舍前讓鵝在水里洗凈身上的污泥,在舍外休息與喂料,然后再趕入舍內。

5、平時做好飼槽、水盆等食具的清潔衛生工作,并要保持舍內干燥。

  
  

    既然來了,就留下您的腳印吧!

    你的email不會被公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