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種植技術 > 寒地水稻旱育?稀植技術
2020
09-18

寒地水稻旱育?稀植技術

水稻旱育稀植技術,充分發揮有效分集的增產優勢達到高產目的,在黑龍江省已經普及,使寒地萬畝水稻畝產連續多年超千斤。在此,幫農網小編就給水稻種植的朋友們講一講寒地水稻旱育稀植技術。

一、水稻旱育壯秧技術

1、秧田的建立:選擇旱地作秧田,苗床寬1.2~1.3米,長度根據需要而定。秧田面積:本田面積=1:60。扣薄膜小棚,棚高40厘米。

2、床土處理:每平方米秧田施腐熟有機肥(豬糞等)10公斤,磷酸二銨85克,硫酸鉀50克,均勻混拌在深10厘米的床土中,整平床面,澆足底水。如果土壤酸堿度大于6,必須調酸,用工業硫酸375毫升倒入37.5公斤水中稀釋,噴灑床面;也可用調酸增肥劑0.5公斤,拌在肥料中(注意硫酸勿燒傷皮膚和衣物)。

寒地水稻旱育稀植技術

3、土壤消毒:是旱育苗成敗的關鍵。每平方米苗床用敵克松2.5克,先用少量白酒溶解,再稀釋到600倍,均勻噴灑床面,防治立枯病。稱量要準確,未溶的敵克松殘渣扔掉。

4、種子處理:按100斤水加200毫升35%的惡苗靈(或40%的多菌靈250毫升)配成藥液,用藥液浸泡種子,在10~15°C水溫下泡5天。藥液要沒過種子。

5、催芽:把泡過的種子撈出,放在28~32°C(要插溫度計)下2天內芽長1毫米,準備播種。

6、播種:種子發芽最低溫度10°C,中苗(苗齡30~35天)成活最低溫度13°C,大苗(苗齡40~45天)成活最低溫度14°C。播種期根據當地溫度決定。

7、播種量:手插中苗(3、5片葉)每平方米播90%發芽率的濕種280克(合干種子225克),手插大苗(5.0片葉)播種190克(合干種子160克)。

8、管理:從播種到出苗密封小棚,出苗后除陰雨天外,每天都要通風練苗。苗長到1.5片葉時,每平方米用2.5克敵克松噴1次,防治立枯病,3片葉后,加大通風。防治潛葉蠅,每平方米用40%樂果5毫升稀釋600倍,噴施。

二、稀植栽培技術

1、基肥與滅草:每畝本田用磷酸二銨7.2~8.3公斤,硫酸鉀4.0~4.6公斤,尿素5.6~6.5公斤,農家肥2立方米作基肥,用惡草靈滅草。

2、插秧原則是稀植,每平方米25穴左右,每穴3~4苗,當氣溫穩定通過13°C時,可插中苗(苗齡30~35天,3.5片葉),氣溫穩定通過14°C時,可插大苗(苗齡40~45天,4.5~5.0片葉)。

寒地水稻旱育稀植技術

三、本田管理

1、灌溉:插秧后立即建立起為秧苗高度三分之二的水層,返青后要把水層降到1寸深追施蘗肥,每穴達到20棵左右后,曬田3~5天,控制無效分藥。

2、防治病蟲害:稻瘟病,用50%稻瘟凈或40%稻瘟靈,畝用70~100毫升,稀釋500倍,睛天噴施。必要時隔7天再噴一次。潛葉蠅,畝用40%樂果500毫升稀釋500倍,噴霧。負泥蟲,畝用2.5%敵百蟲粉1.5公斤噴粉。

3、中期保持1寸深的水層。此期防治穗頸瘟,效果最好的是比艷,又稱三環唑,藥效期20天,畝用20%比艷粉劑0.1公斤,稀釋500倍,于抽穗前2~3天選睛天均勻噴霧。噴藥6小時以后,即使下雨,也無須再噴。

4、后期保持水層3~5厘米深,不可斷水,臘熟期間歇灌水。

  
  

 有 1 條評論

  1. 6932155 說:
    種水稻我誰都不服,就佩服袁老先生,他研究的雜交水稻對人類的貢獻可以載入歷史,千古流芳。
  2. 既然來了,就留下您的腳印吧!

    你的email不會被公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