柚子生長于中國長江以南各地,最北限見于河南省信陽及南陽一帶,全為栽培。東南亞各國有栽種。今天,幫農網小編就給種植戶講一講柚子的栽培管理技術及病蟲害防治措施。
一、種植技術
柚樹喜歡溫暖、潮濕、需肥水,要求土層深厚肥沃,柚樹要特別注意栽在土壤較為肥后、水分較充足的土壤或者水源條件好的地方。
1.定植時間
一般以春秋雨季為宜,春季2月底至4月下旬;秋季9月中旬至10月中旬。有條件的,其它季節也可定植,但不宜在冬季底溫和夏季伏旱條件下定植。
2.定植密度
株距4x4米或者4x5米,一般畝在40株左右,也可矮化,密植,畝栽50-60株。
3.定植方法
(1)定植前挖1米見方的大坑,施足大量頭機肥和適量磷肥做底肥,并回土高出地面20-30厘米。
(2)定植時將苗木輕輕放于穴中,以松碎土栽植,用手把根團周圍細泥壓實,嫁接口露出地面。
(3)定植后理好窩盤高出地面20厘米,灌足定根水。
二、管理措施
1.深翻擴穴,熟化土壤。深翻改土,熟化土壤必須從建園開始,逐年擴大。幼樹可在植外圍挖環形溝,分年深耕。成年柚園可在樹冠外圍進行條溝狀深溝,深、寬約0.5-0.7米,分層埋施綠肥等有機肥和無機肥,也可隔年、隔行或者每株每年輪換位置深翻。
2.大種綠肥。用地養地。大種綠肥覆蓋地面,夏季可防止沖刷,降低土溫,增加空氣濕度和抑制雜草,同時可以增加土壤有機質,提高土壤肥力。如果間種豆科、蔬菜等,還可增加早期效益,其莖稈、殘枝敗葉覆蓋并翻入土種,增加土壤有機質。
3.中耕培土。中耕時結合除草,一般每年中耕3-4次,即在冬季采果后,夏季或者秋季,結合播種、間作各中耕一次。種耕深度10-15厘米(結合間作播種,適當加深),愈近樹干愈淺,以免損失大根,培土宜在干旱季節來臨前或者冬天采果后進行。幫農網小編提醒,在緩坡地帶,3-4年培土一次,在坡度大、沖刷嚴重的地方,隔年培土一次。
三、施肥方法
幼樹樹小,根幼嫩,宜勤施薄施,一年可施5-6次,對結果樹一般要施4次肥,即還陽肥催芽肥、穩果肥和壯果肥。
1.還陽肥(基肥):在采果前后施,其施肥量占全年施肥量的一半,應施大量的綠肥、堆肥、圈糞、餅肥等遲效肥,并配合速效氮肥和磷肥。
2.催芽肥(花前肥):一般在2-3月進行,這次肥應以速效氮肥為主,主要施用人畜糞,適當結合施用尿素。
3.穩果肥:在6月落果前半個月施速效氮肥和磷肥,可施用腐熟人畜糞,噴施過磷酸鈣1%浸出液。
4.壯果肥:6月中下旬施用,施速效性氮肥和磷鉀肥。
四、水土管理
柚樹周年常綠,枝梢年生長量大,掛果期長,葉大果大,對水分的要求高。栽培柚樹必須通過灌溉來保證其水分要求,進行灌溉時要根據柚樹各個物后期對水分的需要與當時干旱情況而定。總的來說,其全年的生長發育過程都需要適量的水分,特別是春芽萌發和開花期、果實生長盛期最為敏感,有春旱伏旱,這時必須進行灌溉。地勢較低,地下水位高的地方或者雨季注意排水,在雨季來臨前或者暴雨季節應隨時檢查柚園排水系統,及時修整疏導,做到排水暢通無阻。
五、修剪方法
柚樹樹勢強盛,樹體高大,幼齡期在肥水充足條件下,頂端優勢強,枝梢生長直立,容易形成主干明顯樹形,新梢多而強盛,結果后枝條因果重而下垂,枝條向下彎曲,致樹形成傘狀,光照不易透入樹冠內部而枝衰果小,柚樹的結果母枝大部分都在樹冠內部,為二年生的無葉枝(俗稱爪爪)。
根據柚樹的生長結果特性,生產上宜選用“變側主干形”和自然“開心形”,干高宜為40-60厘米,主枝間間隔30-40厘米,共培養5-6個主枝。修剪柚樹時應做到“頂上重,四方輕,外圍重,內部輕”,即在樹冠四周枝葉密集處,修剪疏稀,頂部枝條重剪,內部枝條輕修剪,使樹冠內部光照良好,結果多而品質好,一般樹冠內部3-4年生側枝上的較纖細的無葉枝,是優良的結果母枝,必須注意保留。
在樹冠外圍過長或者擾亂樹形,影響樹勢均衡的側枝,幫農網小編提示,應注意疏剪與短截,達到通風透氣的目的。
六、病蟲防治
危害柚樹的病蟲害較多,常見的有螨類、蚧類、潛葉蛾類、炭疽病等,防治上應根據各種病的發生特點,結合噴藥防治。
1.花前2月底到4月上旬,連續噴藥2次,以防治螨類為主,同時結合防治其它害蟲,使用農藥:殺蟲劑+殺螨劑+殺菌劑。
2.謝花后的幼果期5月中旬至6月下旬,連續噴藥2次,以防治蚧類為主,同時結合防治其它害蟲,使用農藥:殺蟲劑+殺菌劑。
3.秋季7月中旬至9月上旬,連續噴藥3-4次,以防治潛葉蛾為主,兼治鳳蝶、炭疽病等,使用農藥:殺蟲劑+殺菌劑。
4.9月中旬至10上旬是螨類危害的第二個高峰,應噴藥1-2次殺螨,同時兼治其它病蟲害,使用農藥:殺蟲劑+殺螨劑+殺菌劑。
5.冬季噴施一次石硫合劑清園。
殺蟲劑可選樂斯本、敵百蟲、滅掃利、大功臣等交替使用,殺菌劑可選多菌靈、托布津、代森鋅等任一種,殺螨劑可選克螨特、滅螨靈等交替噴打,噴藥應均勻周到。
既然來了,就留下您的腳印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