蒜苔怎樣種植才能優質豐產?新法栽培早蒜苔優質豐產獲利高蒜苔脆嫩鮮美,香甜可口,含有豐富的糖類、蛋白質、礦物質和多種維生素等,是人們十分喜愛的一種高檔蔬菜。新法栽培早蒜苔,可從當年12月至次年3月陸續采收上市,比常規栽培法提前2~3個月。尤其在“元旦”、“春節”期間,蒜苔更是市場上的暢銷貨。一般早蒜苔每畝可創產值3000~4000元,是快速致富項目。在此,幫農網小編就給大家講一講蒜苔優質豐產新法栽培技術。
一、選好土地,施肥做廂
栽培早蒜苔的土地應選陰涼濕潤、排水良好、土質疏松肥沃的沙壤地,如潮泥地、黃泥地等。一般畝施腐熟堆既肥1200~1500公斤、草木灰50~60公斤、過磷酸鈣35~40公斤作底肥,結合整地翻入土中。將地翻耕曬白,碎細耙平,然后做廂。廂寬1.7~2米,廂溝寬27~30厘米,深23~25厘米,廂長視地而定;廂面開8~10厘米深的播種溝,溝距(即播種行距)17~20厘米,溝中再畝施腐熟人畜糞尿1500~2000公斤。
二、精細選種,適時早播
目前進行大面積生產以早熟、豐產性好的“百花早”、“成都二水早”和“崇明大蒜”等優良品種為主。播種前先從種蒜頭上掰下蒜瓣,將外圍瓣大、飽滿、充實、無病斑和無蟲蛀的粗而直的蒜瓣,按大、中、小三級分別進行消毒處理。可先用清水泡種24小時,然后用代森鋅或托布津500倍液浸種40分鐘消毒,也可用0.5公斤生石灰兌水25公斤,取澄清液浸種24小時,再用1公斤硫磺粉拌種50公斤即可播種。新法栽培早蒜苔,播種時間可比常規栽培提前15~20天,即7月下旬至9月上旬分批播種。適時早播,可使年前生長時間加長,葉片數增加,苔、瓣提前分化,提早上市,增加經濟效益。
三、加大密度,適當深栽
按5~6厘米的株距播1粒蒜瓣。將處理好的種瓣瓣背(即凸出的一面)朝一個方向(一般為南向),排在事先開好的播種溝里,然后用細土把蒜瓣蓋沒,畝澆清糞水70~80擔后略現瓣梢即可。這樣適當深栽,既可增強抗旱抗凍能力,又可使出苗整齊,幼苗梢頭在行內朝一個方向,田間管理時操作方便。
四、中耕除草,合理追肥
播種后如天氣干燥,應隔天在早、晚澆清糞水抗旱,保持土壤濕潤,以利根芽萌發,早出苗、出齊苗。出苗后,如土地板結,或田間雜草多,應進行以松土為主的深中耕,改善土壤的通透性能,以利表土層中根群的呼吸和對養分的吸收。中耕除草后,及時畝追尿素10~12.5公斤、人畜糞水60~80擔。當苗長至10~13厘米高、有2~3片葉時,中耕4~5厘米深,畝追尿素8~10公斤、人畜糞水70~90擔,促苗健長,蒜株粗壯。當苗長至27~30厘米高、有5~6片葉時,再淺中耕一次,除去雜草,同時畝追尿素12.5~15公斤、人畜糞水80~100擔,并撒施草木灰60~75公斤,促使大蒜早抽苔、抽肥苔,以利提高蒜苔和蒜頭產量。
五、防治害蟲,及時采收
早蒜苔整個生長期間,病害發生少,只要加強田間管理,一般不易造成危害。但害蟲較多,必須注意防治。一是薊馬,出苗后及時噴施40%樂果乳劑1000~1200倍液防治,隔15~20天再防治一次;二是根蛆,在發生初期每隔7天用90%晶體敵百蟲800~1000倍液噴治一次,連噴2~3次效果顯著;三是潛葉蠅,在蒜株抽苔前期用80%敵敵畏乳劑700~800倍液噴霧防治一次即可。
當蒜苔的節苞露出葉鞘10~13厘米時,用1根粗針夾在長10厘米、寬1厘米的木條一端綁扎緊,露出針尖0.8~1厘米,在晴天下午或陰天露水干后,左手捉住蒜苔,右手將針尖從蒜莖基部刺入,向上剖開葉鞘至頂端,拔出蒜苔,從基部折斷,捆成1公斤左右的把便可上市出售。每株蒜苔采收后,要折倒一張葉片覆蓋葉鞘的露口,以免雨后鞘管內積水腐爛,影響植株的生長和蒜頭膨大。在早蒜苔采收后15~20天,蒜葉和葉鞘逐漸由綠轉黃,假莖松軟直到干枯,即可收挖蒜頭出售或理齊捆成把晾曬干。選蒜莖粗、蒜瓣充實的蒜頭貯存留作種用。如在貯存期發現有豆象危害蒜頭盤根,可將蒜種用塑料薄膜密封,每100公斤蒜頭放入1片磷化鋁,密閉5天即可殺滅害蟲。
既然來了,就留下您的腳印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