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姜的功效與作用有哪些?怎樣種植生姜?生姜是姜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姜的新鮮根莖,別名有姜根、百辣云、勾裝指、因地辛、炎涼小子、鮮生姜,可入藥。生姜味辛,性微溫。歸肺、脾、胃經(jīng)。具有解表散寒、溫中止嘔、溫肺止咳、解毒的功效,常用于風(fēng)寒感冒,脾胃寒癥,胃寒嘔吐,肺寒咳嗽,解魚蟹毒。在此,幫農(nóng)網(wǎng)小編就給大家講一講生姜種植及病蟲害防治方法。
一、種姜處理
1.曬姜與困姜:播種前約1個月,旬平均氣溫10℃左右,取出貯藏的姜種,先用水沖凈泥土,晾曬1-2天,然后將種姜置室內(nèi)堆放3-4天,蓋上草苫為困姜。曬姜和困姜交替2-3次,便開始發(fā)芽。
2.選種:選擇姜塊肥大、豐滿、有光澤、肉色鮮黃、未受凍、無病蟲害的健壯姜塊作種。
3.催芽:以筐盛姜圍以麥草保暖,置空氣相對濕度80-85%、溫度22-28℃的溫暖處催芽。
二、整地施肥
選擇土層深厚、土質(zhì)疏松肥沃的旱田,前作收后,深翻25-30cm。播前開溝作壟,采用溝播東西向開溝,溝距50cm,溝深10cm。基肥施入姜溝南側(cè)的施肥溝中,畝施豆餅150-250斤、碳銨30-40斤或腐熟廄肥1-1.5萬斤、草木灰150-200斤、過磷酸鈣50斤。
三、播種
1.播種期:即4月上中旬,地溫穩(wěn)定在16℃以上。
2.播種量:每平方米1斤。
3.密度:每畝7000-9000株。
4.播種方法和技術(shù):選晴暖天氣播種,每個種塊保留1-2個短壯芽,去除其余弱芽,淘汰斷面發(fā)黑的病姜。播種時應(yīng)先順溝澆透水。把種塊芽朝南或東南水平擺放于溝內(nèi),將種塊輕輕壓入土中,使姜芽與土面相平。摟平溝面,覆土4-5cm。有條件的可用地膜作小拱棚覆蓋。拱高10-15cm。
5.遮蔭:播種后于姜溝南側(cè)用谷草插成稀疏的花蘺或插一行柞樹枝(或玉米桿)為姜苗遮陽。花蘺高70-80cm,稍向北傾斜。有條件的用遮陽網(wǎng)遮蔭。
6.肥水管理:出苗后可澆1-2次水,然后中耕保墑。苗期不可缺水。早晚小水勤澆,收獲前3-4天澆1次水。以便姜塊帶泥下窯貯藏。
四、病蟲害防治
1.姜腐爛病:以農(nóng)業(yè)防治措施為主,輔以藥劑防治,切斷傳播途徑,拔除病株,挖去帶菌土壤,撤施石灰,盡可能控制病害的發(fā)生及蔓延。
2.姜斑點病:注意輪作,避免姜田連作,用70%甲基硫菌靈可濕性粉劑1000倍液加75%百菌清可濕性粉劑1000倍液,或40%多硫懸浮劑500倍液,或50%苯菌靈可濕性粉劑1000倍液10-15天噴一次,連噴2-3次。
3.姜螟:葉面噴施40%毒死本乳油1000倍液,或2.5%溴氰菊酯乳油1500倍液,或2.5%吡蟲林1000倍液等。
4.姜蛆:精選姜種,發(fā)現(xiàn)被害種姜立即淘汰。用1.8%愛福丁乳油1000倍液浸泡種姜5-10分鐘,杜絕害蟲傳到田間。
既然來了,就留下您的腳印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