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養殖技術 > 穿山甲養殖管理及常見病防治
2020
05-19

穿山甲養殖管理及常見病防治

穿山甲養殖管理及常見病防治

穿山甲是國家二級保護動物。也是珍稀藥用動物。其血、鱗片均可入藥。鱗片可清熱解毒、通經、消腫、下乳、治療風濕性關節炎等癥;其血是治療胃和十二指腸潰瘍的特效藥。目前貨源緊缺,為滿足藥用需要,經有關部門批準可馴養。在此,幫農網小編就給大家講一講穿山甲養殖管理及常見病防治。

一、生活習性

穿山甲棲息于丘陵地樹林、灌叢及草莽土中穴居。其生活有五個特點:一是遷居性。穿山甲隨季節和食場的變化而遷居,夏秋向涼爽山坡上遷居,憩息于距洞口不遠的淺窩;冬季居于洞的深處。二是晝伏夜出。三是水性好。四是聽覺差,嗅覺靈敏。五是性情溫順,食量少。

二、繁殖

人工飼養穿山甲,公母比例1:3-4,多為春夏產仔,年產1-3只。在自然條件下,公獸主動尋偶,常在山脊處撒尿,來引母獸交配。仔甲出生時體重約100克,閉眼、無鱗、色淺白。半個月后體重達250克,睜眼,一個月后體重達500克,鱗甲逐漸角化變黑,二個月后隨母出外覓食。半年后離母獨立生活。成年體重可達5-7千克,身長50-100厘米。

三、飼養管理

1.建舍。選背風向陽、平坦、排水方便的地方。建舍時,先將所需面積挖深70-80厘米,用沙灰石、磚鋪地、水泥沫面,用挖出的土,筑成假山,洞穴再種植樹木,創造蔭涼環境。四周用石、磚砌成2米高的圍墻,內沫水泥以防逃跑。

2.飼料。穿山甲采食量少,多以畜禽肉、魚、蝦、白蟻及其它小昆蟲為主食,但也可喂一些米飯。在春秋季節,設燈光誘捕昆蟲讓其自行采食,有條件者可在假山上繁殖白蟻更佳。

3.每天傍晚喂一次和任其自由采食,并經常更新。

4.防治病害。每天清掃洞舍,夏秋適時消毒,不喂霉變飼料。經常觀察穿山甲動態,如發現異常速隔離,對癥治療。已發現常見病有腸炎、肺炎等。

四、適時出欄

出售種穿山甲以半年后能獨立生活時為佳。商品穿山甲以12個月出欄為宜。

五、及時加工

穿山甲一年時,可加工出售。加工時先將其打昏,倒吊,割舌頭取血、剖腹、剝皮,去凈殘肉,曬干,成為甲張,將甲張放入開水中,使甲片脫落,曬干,即為成品;或將甲張放進石灰水中,配比為千克甲張用石灰水10千克。浸泡4天,去皮肉,用清水洗凈,曬干后,即成鱗片。成品制好后,用竹簍盛裝,放在干燥通風處,嚴防蟲蛀,以待出售。

六、穿山甲防病

穿山甲由野生變家養,食物和環境條件都有較大改變,有時會引起生理上的暫時不適應,易患三種病:

1.虱子病,發生于體表,應用10亳升的除虱精兌水3-4公斤對其體表進行藥浴;

2.腸胃病,穿山甲若出現拉稀,攝食少,則應在餌料中加痢特靈、土霉素、氯霉素,連喂4-6天;

3.球蟲病,得這種病的穿山甲,一般體質消瘦、厭食。這時可在餌料中添加硫磺粉(0.5公斤餌料中加入 2-3克),連喂3-4天即可。在場內堆積一些消毒的河沙,即在河沙里拌入90%晶體敵百蟲1000倍液,混合均勻后,讓穿山甲沙浴,可預防病害發生,并使穿山甲磷片光潔、豐滿。

  
  

 有 1 條評論

  1. 鳳飛飛 說:
    開發新產品。使先進的技術設備與民間傳統技術相結合,這是改造傳統產業,提高生產力水平的一條好路子。
  2. 既然來了,就留下您的腳印吧!

    你的email不會被公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