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汁是由煙黑、膠和水三種主要物質以及一些輔助原料調合而成的。下面,幫農網小編就給大家講一講墨汁的生產工藝。
煙黑:是墨汁生產中的一種主要原料,要求顏色黑,粒子細,親合力強。
骨膠:俗稱“無膠不成墨”,可見骨膠在墨汁生產中是一種很重要的原料。骨膠在墨汁中起著懸浮煙黑,調整濃度和膠合作用,從而有助于增強遮蓋力和光亮感。
純堿:在墨汁制造中有助于骨膠溶解,但用量應嚴格控制。幫農網小編提醒,如果堿過量則影響墨汁穩定性造成過多的沉淀;用量過少則造成墨汁的凝凍和不透紙現象。
克利砂酸(即二甲酚):其性能近于石炭酸,在墨汁中起防腐作用。
樟腦油:在墨汁中起防腐作用,并使墨汁具有清香味。
太古油:起潤滑作用,并使樟腦油溶化。
一、配方(斤)
骨膠片 32.5
純堿 1.25
煙黑 20
樟腦油 0.75
太古油 0.38
克利砂酸 3
水(開水) 343
二、制作方法
溶膠:將骨膠、純堿放入溶膠桶內,再加入水約計25~30斤,加熱(100~120℃)至骨膠、純堿溶化為止。溶好后立即檢驗膠體的濃度。
檢驗方法是將溶好的膠液吸入大肚吸管內,上下口徑6毫米,容量28毫升,讓其自動向下流出,大肚管內膠液在17秒或18秒的時間內流盡為合格。
拌料:把煙黑加于合格的膠液中并加開水20斤,在拌料桶內拌成膏狀體。
軋碾:將拌好的膏狀體放入三輥機內軋碾(如果沒有三輥機,用普通的石磨碾也可),幫農網小編提示在軋碾過程中可酌情加些開水,其用量要看稀稠需要來決定,軋到顆粒細膩為止。
細度檢驗是將軋過的膏狀物置于方塊紙上反復地折疊后打開,查看其浮面顆粒細膩為合格。
摻和:將軋好的墨膏約計120斤,如不足加開水補足,加開水276斤,攪勻。把樟腦油、太古油用開水沖化成乳狀后再倒入其中,攪拌均勻后,加入克利砂酸,再攪拌均勻,用絹羅過濾即成墨汁,靜置4~5天后即可裝瓶。
既然來了,就留下您的腳印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