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土肥植保 > 病蟲害防治:茄子發生黃萎病怎么辦?
2019
01-21

病蟲害防治:茄子發生黃萎病怎么辦?

茄子發生黃萎病怎樣防治?茄子黃萎病是一種維菅束病害,病菌在莖、根的維菅束里繁殖,堵塞和影響營養及水分的正常運輸,病菌又能分泌出一種毒素,使葉片迅速壞死。葉片發病后,首先從葉尖或邊緣部分葉脈間的葉肉退綠,逐漸變黃,有時葉緣向上卷曲,嚴重時,全葉枯黃,葉片脫落或部分枝條上的葉片脫落,整株枯死。有時只限一邊的枝葉枯死,嚴重時整株葉片脫光。折斷病株莖稈,可見木質部變褐或變黑。

病蟲害防治:茄子發生黃萎病怎么辦?

黃萎病菌主要在土壤中越冬,并可存活7~8年,種子也能帶菌,是遠距離傳播的重要途徑。病菌從根部或表皮直接侵入。病菌發育最適溫度是20~25°,在茄子定植時或緩苗期,地溫低、降水多,不利傷口愈合,有利病菌侵入。進入結果期后,氣溫超過28°C,病菌活動受到抑制。凡是迎茬、重茬地塊,老菜田、大苗齡茄子發病嚴重。沙土地比粘土地塊發病輕,凡是灌水條件比較好的地塊發病輕,密植比稀植地塊發病輕。

防治方法:

(1)無病株留種。選種抗病品種,如北京線茄、大鷹咀茄等。

(2)種子消毒,用50%多菌靈配成500倍液浸種二小時,撈出后用清水沖洗,再催芽播種。

(3)培育壯秧,采用營養土塊育苗,減少根部傷口和緩苗時間。

(4)深翻滅菌,病菌多數分布在5~10厘米耕層土壤里,如果翻到15厘米以下,就會加速殘體的分解,減少病原菌。

病蟲害防治:茄子發生黃萎病怎么辦?

(5)合理輪作。最好選蔥蒜茬、白菜、豆類和禾本科作物的茬口,切忌茄科、瓜類茬口,最好要隔7~8年輪作一次。

(6)科學灌水,調節地溫,最好采用大壟栽培,前期可提高地溫,促進根系發育,在夏季要加強灌水,降低地溫,防止土壤龜裂,可顯著減輕病害。

(7)一埯栽雙株,合理密植。既能增加地面覆蓋度,提高結果數量,又能降低地溫,有效地控制病害。

(8)藥劑防治。在定植前進行土壤消毒,每埯灌多菌靈500倍藥液0.5~1斤,或者撒入多菌靈50倍藥土1~2兩。在結果期發現病株后,立即灌根防治,可灌50%多菌靈500倍液或“402”1000倍液每埯半斤,對茄子黃萎病有一定的預防效果。

近年來研究,用DT制劑250倍液,在移栽時或發病初期灌根,每株灌0.5斤,效果也較好。

  
  

    既然來了,就留下您的腳印吧!

    你的email不會被公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