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土肥植保 > 棉花爛鈴怎么辦|如何防治棉花爛鈴
2021
02-22

棉花爛鈴怎么辦|如何防治棉花爛鈴

如何防治棉花爛鈴?棉花爛鈴是棉花的重要病害,尤以南方棉區發生更為普遍。引起棉花爛鈴的主要原因是鈴期發生的病害,如炭疽病、紅腐病、紅粉病、黑果病、棉鈴疫病等。棉桃受病菌侵染后,表面出現白色霉層,鈴殼腐爛,有的后期呈煙煤狀,不能正常開裂、纖維腐爛成僵瓣,導致產量減少,品質降低。

棉花鈴病的發生,除與當年秋季氣候條件(特別是陰雨)關系十分密切外,還與棉花鈴期害蟲、品種、肥料養分、棉花長勢、光照有關。一般早發棉田比晚發棉田重;早熟品種比中熟品種重;老鈴棉桃比初鈴棉桃重;蟲害多的棉田比蟲害少的棉田重。同時,棉花爛鈴多發生在中下部和靠主莖的棉鈴。

為了防治棉花爛鈴,應切實加強中后期管理,改善棉田環境,促進植株生長健壯,并用藥劑保護。在此,幫農網小編就給大家介紹一下其綜合防治措施:

如何防治棉花爛鈴

一、合理追肥

棉株長勢旺的要晚施、少施肥。施肥時要避免偏施氮肥,合理增施磷鉀肥。八月中旬至九月上旬,可用300~500倍的磷酸二氫鉀液進行2~3次根外追肥,促使棉鈴早開裂。

二、搞好排灌

棉花生長中后期,如遇連續陰雨天氣,應結合培土清溝,排除田間積水,降低地下水位,保證棉田雨止田干。如遇秋旱需要澆水時,則以溝灌和不留積水為好。

三、整枝摘葉

對生長過旺的棉田,應及早把老枝、老葉和無效蕾、花、鈴一起剪去,抓好打邊心、剪葉枝、抹贅芽、去老葉等措施,以減輕田間蔭蔽,增加光照,促進早熟吐絮。

四、推株并壟

在莖葉生長茂盛和封行嚴密的棉田,可趁晴天,于行間用手推開棉株,并用腳在棉株根部向外側踩,以使棉株外傾,空出一條通風道,隔一周時問,再將并壟的兩行棉株推開側踩。這樣交替推并,有利于棉株均務生長,可以降低株間濕度,減少爛鈴。

五、采摘爛鈴

棉田一旦出現爛鈴和病鈴,應及時采摘,并帶出田外隨即剝曬,這樣既能夠防止病菌蔓延危害,還可以減少部分損失。

六、治蟲防病

鈴期鉆蛀性害蟲與鈴病的發生關系密切,由害蟲造成的傷口是病菌入侵之門。徹底防治鈴期鉆蛀性害蟲,減少棉鈴傷口,對減輕爛鈴有明顯的效果。

棉花爛鈴怎么辦

七、噴藥保鈴

棉花開花后30天左右,田間剛開始出現爛鈴時,立即噴藥可起到保鈴作用。藥劑可選用:

1、廣譜增產菌粉劑,每畝每次用10克摻水70公斤噴霧,每隔12~15天噴1次,共噴2~3次;

2、代森鋅300-600倍液噴霧;

3、50%多菌靈或50%托市津1000倍液噴霧;

4、50%多菌靈50克加廣譜增產菌10克,摻水70公斤,連噴2次;

5、90%乙磷鋁原粉600倍液噴霧。

上述各種藥劑,以第一種效果最好,第四種次之,可因地制宜選用。

八、藥劑催熟

棉花噴施乙烯利可使鈴期提早10-15天,開裂至吐絮提早2-3天;又可提高青鈴抗病力,促進老葉早落,防止田間蔭蔽等。噴灑乙烯利的時間,一般在霜前20天左右,以施藥后數日內最低氣溫高于20℃時為宜。乙烯利施用濃度,可采用800~900ppm(百萬分之800-900),每畝用有效成分40%乙烯利125-150克,每畝噴50-60公斤水溶液。一般只噴1次即可保證藥效。若噴藥后6天內遇雨,必須重噴一次。

  
  

    既然來了,就留下您的腳印吧!

    你的email不會被公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