種植水稻發生稻水象甲應該如何防治?稻水象甲屬于危害較大的外來入侵物種之一,但目前還未被列入我國首批外來入侵物種名單,稻水象甲別稱稻水象、稻根象等,屬于二類檢疫性害蟲。稻水象甲原產于北美洲,1988年首次在中國唐山市唐海縣發現,目前已在全國11個省市相繼發生。在此,幫農網就給大家介紹一下種植水稻發生稻水象甲應該如何防治。

二、稻水象甲危害特征
稻水象甲為半水生昆蟲,成蟲在地面枯草上越冬,3月下旬交配產卵,卵多產于浸水的葉鞘內。初孵幼蟲僅在葉鞘內取食,后進入根部取食。羽化成蟲從附著在根部上面的蛹室爬出,取食稻葉或雜草的葉片。成蟲平均壽命76天,雌蟲壽命更長,可達156天。危害時蟲口密度可達每平方米200頭以上。
三、稻水象甲防治方法
畝用4.5%高效氯氰菊酯乳油3000倍噴霧,48%毒死蜱乳油1000倍液噴霧,畝用48%毒死蜱150毫升拌毒土15千克撒施,田間保水,使其自然落干。噴霧時加入水稻高產王或其他葉面肥及調解劑補充營養,減少損失。高溫季節要注意安全用藥,做好施藥人員的個人防護,噴藥以下午5點以后為宜。
四、稻水象甲控制方法
1、稻田秋耕滅茬可大大降低田間越冬成蟲的成活率,結合積肥和田間管理,清除雜草,以消滅越冬成蟲。
2、水稻收獲后要及時翻耕土地,可降低其越冬存活率,保護青蛙、蟾蜍、蜘蛛、螞蟻、魚類等天敵。
3、應用白僵菌和線蟲對其成蟲防治有效,施藥品種以選用擬除蟲菊酯類農藥為宜。
4、嚴禁從疫區調運可攜帶傳播該蟲的物品,對來自疫區的交通工具、包裝填充材料應嚴格檢查,必要時做滅蟲處理。
以上就是有關種植水稻發生稻水象甲應該如何防治的全部內容介紹,文章僅供參考閱讀,同時希望對防治稻水象甲能夠有所幫助。(圖片來自網絡)
既然來了,就留下您的腳印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