蛐蛐吃什么?蛐蛐是益蟲還是害蟲?和蟋蟀一樣嗎?在農村,每到夏季就會聽到蛐蛐的叫聲,其實它們的叫聲是通過翅膀摩擦而發出的聲音。另外,蛐蛐好斗,從古至今喜歡飼養它們供觀賞和玩斗的人可不少。那么,蛐蛐吃什么?蛐蛐是益蟲還是害蟲?和蟋蟀一樣嗎?在此,幫農網就和有興趣的朋友們一起了解一下。

一、蛐蛐吃什么?
蛐蛐屬于雜食性昆蟲,吃各種作物、樹苗、菜果、花瓣、野草等,而被人飼養的蛐蛐除了各種新鮮的蔬菜和果實之外,也可以用玉米粉、大豆粉、粗麥粉等按比例配制蛐蛐的飼料。高水分或糖分的食物不能拿來喂蛐蛐,會造成它們拉肚子。
二、蛐蛐是益蟲還是害蟲?
蛐蛐是中國東北地區、華北地區、長江下游和華南地區的重要農業害蟲,它們破壞各種作物的根、莖、葉、果實和種子,對幼苗的損害特別嚴重。在南方,花生被蛐蛐破壞的花生幼苗達11%~30%,它們也危害玉米、黃麻、煙草、棉花、大豆和木薯,往往造成缺苗,影響收成。
三、蛐蛐和蟋蟀一樣嗎?
蛐蛐和蟋蟀是一樣的,蟋蟀是學名,蛐蛐為俗稱。據研究,蛐蛐是一種古老的昆蟲,至少已有1.4億年的歷史,還是在古代和現代玩斗的對象。
四、蛐蛐的生活習性
1、棲息
蛐蛐喜歡穴居,常棲息于地表、磚石下、土穴中、草叢間。白天休息夜間出外活動。它屬于雜食性動物,各種作物、樹苗、菜果等都可以成為它的食物。在農業上,人們把蛐蛐作為害蟲類。
蛐蛐生性孤僻,一般的情況都是獨立生活,絕不允許和別的蛐蛐住一起。只有在繁殖交配期,雄蛐蛐才會和另一只雌蛐蛐同居。否則它們是彼此是不能相容的。如果碰到一起也會毫不猶豫的咬斗起來。因此就有斗蛐蛐的民間活動。
2、繁殖
蛐蛐間的繁殖交配,不是通過彼此“戀愛”完成的。而是雄蛐蛐之間進行異常激烈的斗爭,勝利者才可以擁有配偶。在蛐蛐的世界中,也是“一夫多妻”的制度。但是由于優勝劣汰的繁殖方法,因此蛐蛐繁殖出來的子孫多半都是非常健康的。
3、鳴叫
蛐蛐的鳴叫對于人類來說一點也不陌生。但是響亮的鳴叫聲只有雄性蛐蛐才能發出,雌性蛐蛐沒有發聲的能力。雄性蛐蛐通過震動自己的翅膀來發出強弱長短不同的聲音,以此來代表它要表達的意思。
每年9月底,雌蛐蛐把產卵管插入地下,把卵產在地下,大約離地面0.5cm深。第二年的5、6月間,卵開始孵化。孵化后的1齡幼蟲,幾天后就蛻皮成2齡幼蟲。蛐蛐每蛻皮一次,就成長一些。一般在8月下旬,最后一次蛻皮,羽化為成蟲。羽化后23天,就可以開始鳴叫。
總的來說,蛐蛐是雜食動物,主要吃各類草本植物,如果想要飼養它們,只有充分了解其習性,才能促使蛐蛐成長的更健康,更勇猛。
以上就是有關《蛐蛐吃什么?蛐蛐是益蟲還是害蟲?和蟋蟀一樣嗎?》的全部資料介紹,文章內容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圖片來自網絡)
既然來了,就留下您的腳印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