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么要接種疫苗?預防接種是預防和控制畜禽傳染病的一種重要方法。畜禽接種后,一般經4-21天,可獲得數月至一年以上的免疫,起到預防一種或幾種傳染病的效果,但使用不當也會引起不良的后果。一般來說,在疫(菌)苗的使用上應注意以下幾個問題。
一、檢查藥品
預防接種必須使用合格的疫(菌)苗等生物藥品。因此,使用前應逐瓶檢查,看藥瓶是否清潔,有無裂縫;瓶塞是否密封,有無破損;瓶簽是否完整,標簽上標明的藥名、用法、用量、有效期、批號等是否清楚。同時要注意觀察藥品的外觀形態,疫(菌)苗內不應有絮狀沉淀物或發霉。
二、檢查畜禽
預防接種藥,應對被接種的畜禽進行檢查。根據其健康狀況、年齡大小、是否懷孕以及飼養條件等具體情況確定是否接種。對體質瘦弱、正在患病、剛施外科手術、懷孕后期或產后不久的母畜一般不宜接種。
三、嚴守操作
預防接種要確保質量,做到接種部位準確,接種劑量適當。接種方法有皮下、皮內、肌肉注射或皮膚刺種、點眼、滴鼻等。一般皮下或肌肉注射情況居多。皮下注射在頸部兩側或股內兩側皮膚較松馳部位。肌肉注射在臀部或頸部肌肉較豐滿部位,禽類在胸肌。疫(菌)苗用前要充分振蕩均勻,凍干苗要按規定稀釋液稀釋。注射數量按規定要求。當天開瓶后未用完的藥品不要再用。
四、嚴格消毒
整個接種操作過程和使用的注射器、針頭等應嚴格消毒,以防感染。注射器和針頭在接種前后可采用煮沸消毒,接種部位用酒精或碘酒消毒。注射針頭在接種時不可連續使用。疫(菌)苗有的是活菌(活毒),操作當中要防止外溢,如外溢在地上或畜體上,須用消毒藥水擦洗或噴灑。用后的空瓶要深埋或高壓消毒。
五、注意觀察
接種后2-7天應注意觀察畜禽的食欲、精神、皮膚和糞便等情況。對一般反應只作觀察,不要處理。如出現重反應,應立即隔離和治療。對接種的藥品種類、接種頭(羽)數、接種方法和劑量,以及畜禽的反應等要做詳細記錄,以備查考。
六、藥品保存
生物藥品的保存條件要求較高,禁忌陽光、高溫。疫(菌)苗一般應保存在冰箱(庫)內,溫度保持在2-15℃,凍干苗則應在15℃以下保存。無冷藏條件時,應放于干燥陰暗處,少量藥品可放入冰瓶或井水中短期保存。疫苗的運送也應用冷藏車或將疫苗裝入盛有冰塊或井水的保溫瓶內,切忌把疫苗放在衣袋內,以免由于體溫而影響降低疫苗效力。
既然來了,就留下您的腳印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