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治中耳炎方二則
1、白礬又稱作明礬、生礬,具有清熱燥濕、收斂解毒的功效。
用白礬治化膿性中耳炎時,可先將白礬適量放人鐵勺中緩慢加熱,使白礬熬成枯礬并研成極細末。先用棉簽沾生理鹽水將患者耳內(nèi)洗凈、拭干,然后將藥末輕輕吹入耳內(nèi)薄薄的一層,隔日吹藥一次。一般治療2-3次可收到顯著療效。

2、防治化膿性中耳炎,運用半夏液治療,有顯著的治療效果,有效率達 95%以上。
配方:生半夏100克,冰片10克,75%酒精150毫升。先將半夏、冰片研成末,倒人酒精中浸泡36小時,用沙布過濾去渣,取澄清液裝瓶備用。使用時將患耳膿液用棉簽拭干,再將藥液滴人2-3滴,每日2-3次,一般2-3天見效。如出現(xiàn)高熱等感染現(xiàn)象,可配合青、鏈霉素治療。
二、稻田皮炎防治
稻田皮炎主要是在稻田勞動中,由于各種原因引起手腳接觸田水發(fā)生糜爛。采取以下防治方法,有良好的防和治作用。
1、下田前局部可用一些防水性皮膚防護劑或動、植物、礦物油,如豬油、凡士林、哈蜊油等。下工后洗凈手腳、擦干,撲上枯礬撲粉(樟腦2克,枯礬25克,氧化鋅20克,滑石粉加至100克)。

2、用市售防稻田皮炎擦劑也有預防作用。
3、當下田發(fā)病后,可用20%鞣酸甘油或鞣酸軟膏外涂,效果良好;也可用鮮早蓮洗凈打汁,加入少量明礬粉,在臨睡前探患處,或用石榴皮20克,加水煎至1000毫升,應用均有良效。
4、當繼發(fā)化膿性感染時,可用1:5000高錳酸甲液浸泡,同時外用抗菌素軟膏,必要時口服磺胺藥或其它抗菌素。
既然來了,就留下您的腳印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