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種植技術 > 韭黃窖內培育的新方法
2021
11-26

韭黃窖內培育的新方法

韭黃是利用當年韭菜鱗莖內貯存的養分,在一定的溫、濕度條件下,經過無光軟化而培育的一種特有蔬菜。它營養豐富,質地脆嫩,色澤金黃,既可熱炒,做餡、烹湯,又可涼拌,風味別具一格,一向被視為寒冬和早春蔬菜中的珍品。同時業黃含有抗生物質,有殺菌防病之功效。在此,幫農網就給大家講一講韭黃窖內培育的新方法。

韭黃傳統培育多采用露地培土或草棚覆蓋,產量低,品質劣。而窖內培育不僅產量高,品質優,而且見效快,易管理,收入大。去年,我地有16戶菜農,將7.4畝韭菜轉入窖內培育韭黃,全部獲得優質豐產,最高畝產達1355公斤,最低畝產也達1070公斤,畝產值高達1900-2400元,比傳統培育提高經濟效益35-50%。

韭黃窖內培育的新方法

一、選建韭窖

在韭菜根莖入窖前7-10天(12月上、中旬)建好韭窖。宜選地勢高燥,避風向陽,土質沙性處建窖。一般0.5畝青業,挖一長4-5米、寬2.5-3米,深0.8-1米的窖即可。窖座北朝南,四壁直立,窖底疏松平坦,有20厘米以上的沙土層,以防積水爛根,挖好窖后,上面用8-10根竹竿或木棒作梁,梁上用玉米稈或高梁稈等物鋪平、挨緊,再放上滾沾泥漿的長稻草,抹平即成。注意,靠窖頭要留60厘米見方的窖口,以便操作。

二、備釀熱物

窖內培育韭黃,最適宜的釀熱物是末經發酵的牛糞,也可用切碎的稻草、秸稈、樹葉等代之,但需增加適量的氮元素(一般每立方米釀熱物加尿素1.5-2公斤,摻拌均勻,以利微生物分解產熱),在上述兩種釀熱物內還需每立方米加入2-3公斤生石灰粉,以中和微生物的酸性代謝產物,促進微生物活動,釋放出更多的熱量。一般每畝青韭需準備釀熱物10-15立方。

三、起刨韭根

韭菜地上部受數次酷霜后,葉片萎蔫青枯,養分向鱗莖內轉移貯存基本結束,可視為刨韭根培育韭黃的最佳時期。一般在12月中、下旬起刨。起刨時,先將韭菜地上部枯葉用鋒利的鋤頭在靠近地面處水平鏟除,盡量少傷根和鱗莖;然后用爪鉤起刨,抖凈泥土,每25-30株,頂端排齊扎成一把,等待入窖使用。

四、入窖排根

1.調配營養泥漿。按100公斤粘土加200公斤水的比例,用木棍在容器內攪拌均勻,調成稀糊狀,若用雞蛋測試泥漿,一般蛋面在混漿中露出1/3-1/2即可。過稀起不到應有的供水作用,過稠易缺氧燒窖。

韭黃窖內培育的新方法

2.沽根。用泥漿沽根是韭黃窖內培育優質豐產的一道重要工序。它具有保持鱗莖和根部內的水分,緩和植株間的溫、濕度,維持澆水后一定時間內的土壤含水量等作用。沾根時,將扎成把的業根放在盛泥漿的容器中,漫泡1.5-2分鐘,待漫透后撈出,抖去多余的流泥,即可排根。

3.排根。排根從窖內一角開始,逐步向窖口處排放,做到上齊下實,便于采收;排緊推實,成為一體。排畢立即嚴密覆蓋窖口。

五、加強管理

韭根入窖后保持窖內溫度10-12℃(測量窖內中央空間位置的溫度),一般在窖頂覆蓋釀熱物15厘米厚即可。在韭根入窖后第二天中午,每平方米噴灑10℃左右的溫水5-6公斤,以促其發芽生長。入窖后9-10天,當韭黃長到6-7厘米時,每平方米再澆溫水5公斤左右,澆后用竹竿輕輕將葉片上水滴抖下,然后再增厚釀熱物到25厘米左右,保持窖溫13-15℃。入窖后15天左右,苗高13-15厘米時,澆最后一遍水,每平方米4.5-5公斤,方法同上,然后逐步加厚釀熱物,保持平均每3-4天上升1℃。注意,窖溫只能升不能降,否則水汽變成水滴滴到韭黃上,會造成腐爛。但溫度也不能升得過猛,過高,一般不超過22℃。因此,從澆最后一遍水到采收,窖溫應控制在18-20℃為宜。

在韭黃生長期間,若遇特殊低溫、多雨天氣,要切實做好增溫降漬工作。增溫:除加厚釀熱物,四周搭建圍欄檔風保溫外,還可在窖頂覆蓋釀熱物的四角,各挖一個1米見方的坑,直挖到長稻草泥把處為止,在坑內放枯餅肥摻拌新鮮牛糞和適量水,使其迅速發酵增溫。降潰:除在地上部四周挖好排水溝外,還應在窖內四角挖“降水井”,排出窖內積水,萬一在增溫和降漬都無效的情況下,應立即采收,并查出原因,加強維修,準備下茬韭黃的培育。

韭黃窖內培育的新方法

六、分茬采收

韭黃窖內培育一般可采收三茬。頭茬韭黃產量高、品質優,在正常情況下,一般經30-35天即可采收,產量約占總產的50%。采收標準為:上部2/3葉色鮮黃,下部1/3葉色淡黃漸白,韭黃長30-40厘米。采收時,應從一側平割,防止傷害鱗莖,影響下茬產量。采收后的韭黃,放在背風向陽處,晾曬1-2小時,促進刀口愈合,曬去底部積水,即可包裝出售。頭茬采畢,打開窖口,晾窖一天。

第二天每平方米酒溫水6-7公斤,細沙土4-5公斤,將舊釀熱物全部換掉或翻一遍,并一次加進新釀熱物至35一40厘米厚,然后封口培育第二茬韭黃。一般經18-20天即可采收。此茬約占總產的30%。第三茬的管理同第二茬,經15天左右即可采收。此茬采收后,由于鱗莖內養分已基本耗盡,不應再培育第四茬韭黃。(圖片來自網絡)

  
  

    既然來了,就留下您的腳印吧!

    你的email不會被公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