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醇(C2H5OH)是常用的有機溶劑,在化工生產、中草藥提取和精制過程中,要使用大量乙醇。在此,幫農網就給大家介紹一下可采用下列方法回收和純化。
一、分餾法
乙醇的沸點為78.4℃,水為100℃,由于乙醇和水有較大的沸點差。因此,可采用分餾裝置從廢乙醇中回收乙醇。
分餾操作
把廢乙醇放入燒瓶中,采用恒溫水浴法加熱和控制溫度。乙醇濃度越高,則其沸點越低,所以隨著溫度的升高乙醇濃度就會降低。故初餾分中的乙醇含量較高,可另器貯存;以后餾出的餾分中乙醇含量逐漸降低,如欲需提高這部分餾分中乙醇的含量,則需反復蒸餾數次。
二、脫水法
在沒有分餾設備的情況下,光靠重行蒸餾的方法來提高乙醇的濃度至90%以上是困難的,如采用脫水劑進行處理,能達到較滿意的效果。
1.常用脫水劑:常用脫水劑為無水硫酸銅和無水碳酸鉀。
用量根據含水情況而決定,對于含乙醇20~50%的廢液,每100毫升一般需用50-20克的脫水劑。
2.脫水操作:在廢乙醇中,加入脫水劑后,充分振搖或攪拌,使脫水劑溶解,靜置,此時溶液的上層為乙醇層,下層為脫水劑的水溶液層,分出上層乙醇液,再加入脫水劑,振搖、靜置,分出上層乙醇液。如此反復脫水數次,可得93%濃度的乙醇液。
脫水法和分餾法通常結合使用,如將脫水法獲得的乙醇液重蒸餾一次,即可得較高濃度的乙醇。
3.脫水劑的再生:脫水劑使用后,變為結晶水合物,可置鐵鍋上炒干,經脫水處理后仍可使用。
既然來了,就留下您的腳印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