茯苓的功效與作用以及食用禁忌有哪些說法?茯苓,多孔菌目茯苓屬菌類,又稱玉靈、茯靈、萬靈桂、茯菟。 是擬層孔菌科真菌茯苓的干燥菌核,常寄生在松樹根上,形如甘薯,球狀,外皮淡棕色或黑褐色,內(nèi)部粉色或白色,精制后稱為白茯苓或者云苓。在民間有些地方把茯苓作為四時神藥,是因為茯苓藥效比較廣泛,一年四季中所患的病癥幾乎都可以用上,同時又能當(dāng)成藥膳食用。在此幫農(nóng)網(wǎng)小編就給朋友們介紹一下茯苓的功效與作用以及茯苓的藥用價值等知識。
一、茯苓的功效與作用
1、利水滲濕:茯苓對人體水腫和小便困難或稀少的人具有較好的治療功效。因為茯苓的藥性溫和,在使尿量增多的同時又不至于傷害脾胃,因此,對小便不利和患有水腫的朋友來說,不管屬于寒濕類或濕熱類等,都可以利用茯苓進行治療,也不需要擔(dān)心因為食用茯苓而增加病癥的嚴(yán)重程度。
2、防癌抗癌:茯苓含有豐富的抗癌維生素、微量元素以及氨基酸等,可以抑制人體癌細(xì)胞產(chǎn)生并破壞癌細(xì)胞的DNA,還能移除體內(nèi)致癌的自由基等,所以,食用茯苓不管是用來防癌還是治癌,都有比較明顯的作用。
3、養(yǎng)心安神:據(jù)介紹,茯苓含有一定的安神營養(yǎng)成分,對于平時因工作壓力大或其他原因引起的精神問題,如失眠夢多、抑郁、不愛笑、神經(jīng)過于緊張等癥狀,都可以利用茯苓和人參、酸棗仁等燉湯飲用,這樣,不僅能緩解癥狀,甚至能夠治愈。
4、治療咳嗽:茯苓對感冒具有治療效果,對于因濕熱等引起的感冒,如出現(xiàn)咳嗽、痰多,手腳酸軟、體乏背痛等癥狀,都可以通過食用茯苓粥或茯苓湯進行輔助治療,當(dāng)然,對于比較嚴(yán)重的感冒還是盡快去醫(yī)院診治。
二、茯苓的藥用價值
茯苓具有利水滲濕、健脾、寧心的功能,可用于水腫尿少、痰飲眩悸、脾虛食少、便溏泄瀉、心神不安以及驚悸失眠等病癥。據(jù)《本草綱目》記載:茯苓氣味淡而滲,其性上行,生津液,開腠理,滋水源而下降,利小便,故張潔古謂其屬陽,浮而升,言其性也,東垣謂其為陽中之陰,降而下,言其功也。另外,《本草衍義》也有介紹:茯苓、茯神,行水之功多,益心脾不可闕也。同時,《本草正》中對茯苓也有這樣的描述:能利竅去濕,利竅則開心益智,導(dǎo)濁生津,去濕則逐水燥脾,補中健胃,袪驚癇,厚腸臟,治痰之本,助藥之降。以其味有微甘,故曰補陽。但補少利多。
三、茯苓的食用禁忌
茯苓不不可以和牡蒙、地榆、雄黃、秦艽、龜甲以及米醋等搭配食用,會引起性狀相沖或性狀重疊而加劇藥效,使其利水功效過大而對人體元氣嚴(yán)重?fù)p耗。腎氣虛弱的人,也不建議食用茯苓。另外,過量食用茯苓,會對視力不利甚至損傷視力。同時,對于容易出汗的人來說,是屬于陰虛體質(zhì),這樣就需要固本養(yǎng)元,如果服用茯苓,就會產(chǎn)生相反的效果,與養(yǎng)生之道不符了。
既然來了,就留下您的腳印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