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畜牧獸醫 > 家畜家禽打防疫針與傳染病的問題
2021
01-29

家畜家禽打防疫針與傳染病的問題

為什么有些家畜家禽打過防疫針后還會發生傳染病?有些地方養殖戶反映,當地的家畜家禽打過防疫針以后,仍然發生了傳染病,于是,便不相信打防疫針有防止傳染病的作用。對于這個問題,幫農網小編根據有關資料給大家科普一下家畜家禽打防疫針后還會發傳染病的原因。

一、一種疫苗,只能預防一種傳染病

家畜家禽的傳染病各有許多種,例如豬常見的傳染病就有豬瘟、豬丹毒、豬肺疫、仔豬副傷寒等等;雞的常見傳染病也有馬立克氏病、雞新城疫、雞霍亂等許多種。這些危害比較大的疫病,目前都有疫苗可以預防,那就是事先是進行預防接種(即打防疫針)。但是一種疫苗,只能預防一種傳染病。比方說,給豬注射了豬瘟疫苗,只能有效地防止豬瘟,而不能防止豬丹毒等其他傳染病的發生。要防止豬丹毒,就應當注射豬丹毒菌苗。所以只打了豬瘟疫苗預防針的豬,照原可能發生豬丹毒、豬肺疫等其他傳染病。可見要防止三種傳染病,就應當進行三種疫苗的預防接種,才比較可靠。

家畜家禽防疫

二、接種了某種疫苗,仍然發生了某種傳染病的問題

一般來說,接種了某種疫苗,按理不致于發生這種傳染病。但實踐中確實有這種情況,即某村的豬打了豬瘟疫苗針以后,同沒有打針的豬一樣,也發生了豬瘟。據實地了解,這里面有許多原因,主要的是:

1、疫苗過期或保存不當。每種疫苗,都有一個“有效期”的問題,超過了有效期的疫苗,可能就會失效;即使在有效期內的疫苗,由于沒有按照要求進行低溫保存,也可能失效,使用這種失效的疫苗,當然就沒有作用。

2、使用稀釋過夜的疫苗。不少疫苗使用前都要用稀釋液稀釋。經過稀釋的疫苗,應及時注射。如果把沒有用完的稀釋疫苗留過夜,第二天再注射,疫苗會失效,也會失去預防疫病的作用。

3、使用過程中處理不當。有的獸醫人員夏天下鄉串村進行預防接種時,把經過稀釋的疫苗瓶放在衣褲口袋里面或長時間被太陽照射,或用具滅菌手續不嚴,或注射劑量不當,或稀釋倍數不合要求等,都可能使注射失效。天熱時獸醫人員串村途中應把疫苗存放在水瓶內,使用時應按操作規程辦理。

4、接種前畜禽已感染了該病。預防接種前,當地家畜或家禽已經被該病病原微生物侵襲,處于潛伏期的階段。在這種情況下,有可能打了預防針反而會促使該病的發生。

5、打“飛針”時疫苗未注入。有些獸醫人員,打針時因沒有人幫助固定家畜,采取快速辦法打“飛針”,往往因技術不熟練,疫苗沒有注射進去,等于沒有打預防針。

家畜家禽防疫

6、畜禽機體抗病力削弱。有些畜禽,打了預防針,后來因飼養環境條件太差,使畜禽的抗病能力下降,或免疫時間超過規定(每種疫苗的免疫有效期是有一定期限的),也有可能發生該病。

7、預防接種前后使用了抗菌素類等藥物。畜禽在預防接種前后一周內,不應注射或服用抗菌素類、磺胺類藥物,這些藥物在畜禽體內會使注入的疫苗失效,因而也容易發生打了針同樣會發病的情況。

針對以上這些原因,大家在預防畜禽傳染病的過程中,就應當采取針對性的有效措施,避免發生預防接種失效的現象。

  
  

    既然來了,就留下您的腳印吧!

    你的email不會被公開。